提到梅婷,许多观众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年代剧专业户”的形象。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到《父母爱情》,再到今年的《六姊妹》《我的后半生》,她已成为观众心中“年代质感”的代名词。如今五十岁的她,依然在荧幕上挥洒自如,甚至在喜剧领域也展现出独特魅力。她的新作《好好的时代》,将家庭、亲情、爱情与时代变迁融为一体,呈现出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剧。
并非《人世间》,却同样掷地有声
此次梅婷与田雨搭档,不少网友调侃:“这是要复刻《人世间》的辉煌吗?”导演刘家成的团队与《生万物》同源,梅婷的沉稳与田雨的憨厚,堪称“中年夫妻样本”。田雨从《夏洛特烦恼》的王老师到《庆余年》的王启年,早已成为“黄金配角”。这次他褪去搞笑外衣,穿上工装裤、提着搪瓷缸,饰演被下岗潮冲击的老钳工庄先进。导演称赞他“磨破三双手套才找到角色魂”,足见其表演的真实与投入。
苏小曼与庄先进:一对冤家,一场生活
梅婷饰演的苏小曼,歌舞团出身,带着两个孩子,性格泼辣直爽,说话像放鞭炮,走路带风。庄先进则是机械厂的老钳工,认死理、不服输。两人一个像火,一个像土,凑在一起,家里常常鸡飞狗跳。锅碗瓢盆乱响,嘴上拌嘴,心里却惦记着彼此。观众看他们吵架时笑得前仰后合,再看他们背后相互扶持过日子,又忍不住鼻子发酸。这正是典型的中国式夫妻:表面针锋相对,心底生死与共。
孩子们的命运,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这部剧的真正厚度,体现在五个孩子身上。长女庄好好(陈昊宇饰)懂事得让人心疼,一边要顾家,一边调和继父继母与兄妹之间的矛盾;庄学习(刘奕铁饰)有股子犟劲,非要离开铁饭碗去深圳搞IT,把庄先进气得直拍桌子,却又让观众看到“下海潮”的青春冲动;王元媛和庄学习,一个是继母带来的女儿,一个是重组后成了“兄妹”的身份,明明互相喜欢却只能忍着,这份隐忍与酸涩,是那个年代家庭重组里真实存在的尴尬。孩子们的选择,就像一面镜子,把九十年代社会的转型照得明明白白。
生活的锤子,一下比一下狠
下岗潮是一记重锤,砸得庄先进眼冒金星。他死守那点老手艺,不肯转行,现实却逼着他放下脸面去摆摊。苏小曼也不容易,为了孩子,摆地摊、打零工,受尽冷眼。生活不给他们留退路,唯有硬着头皮往前走。剧情没有大开大合的战争戏码,却用一地鸡毛,把那个年代的艰难和坚韧描得淋漓尽致。看着他们受气、受挫,观众很难不想起自家父辈的身影:谁不是在现实的缝隙里咬牙撑过来的?
笑点不是插科打诨,而是“苦中作乐”
李雪琴跨界出演胡同大姐,一张嘴东北腔,包袱抖得飞起,和苏小玎组成的反差CP,成了全剧笑点担当。可这笑点不是单纯的搞笑,而是生活本身的“苦中作乐”。柴米油盐之间的幽默,往往比刻意设计的喜剧情节更打动人,因为观众知道,那就是邻居大妈真实的口吻,那就是自家小院里吵吵嚷嚷的日常。
梅婷的“母亲角色”,一演一个准
梅婷这次演的苏小曼,不再是单纯的贤妻良母,而是带着泼辣和狠劲的“重组家庭母亲”。她既要管自己孩子,又要当别人孩子的继母,情感与责任层层叠叠。梅婷自己曾说过,不想演重复的人物,要有创造力。这次的苏小曼,既有泪点也有火花,是她演绎母亲角色的一次突破。观众看她,不是看“梅婷演谁”,而是看“那就是一个真实的东北母亲”。
家长里短,就是最有力量的叙事
《好好的时代》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历史,却用一家人的鸡毛蒜皮,串联起时代的脉动。庄好好在歌舞厅被欺负,全家人齐心去撑腰;庄学习在深圳碰壁,家人仍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这些戏码不华丽,却让观众泪目。它告诉我们,普通人的力量,就藏在柴米油盐的点滴里。
一句话,《好好的时代》拍的不是传奇,而是平凡人的史诗。它让观众明白:时代的浪再大,生活的锤子再狠,只要一家人还拧在一块儿,就永远有挺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