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艘公务船被中国海警围堵、总统堂弟引咎辞职、军方进入红色警戒”——短短一周内,菲律宾政坛犹如被引爆的火山,裂痕从总统府、国会大厦一路蔓延至军营哨所。社交媒体上,高能新闻接连刷屏,但真正的风暴中心,却是一条价值数十亿比索的防洪工程黑洞。
翻开菲律宾基础设施署近五年的审计报告,数字触目惊心:仅2024—2025财年,就有约94亿比索的“未对账资金”在账面空转。对于一个仍有三成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国家,这些钱本应是救命钱,却成了权贵们的提款机。“腐败不是统计学问题,是活生生的剥夺”,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直刺菲律宾社会的痛点。
金字塔的顶端,是总统马科斯。9月15日,他站在马拉卡南宫记者会厅,面对闪烁的镁光灯,说出了一句罕见的话:“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我也会上街。”这句话,击穿了菲律宾在任总统多年来的惯例,首次公开为抗议背书。背后的逻辑清晰而残酷:如果他不先同情愤怒,就可能被愤怒吞没。「当愤怒成为多数,权力就学会点头」。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次日,总统府宣布:马科斯取消即将到来的联合国大会行程。官方理由是“专注国内危机”,但资本圈私下却盛传:基建独立调查委员会掌握了更多项目猫腻名册,涉及跨党派议员与军队后勤采购链。他若离境,权力真空将被谁填补?没人敢赌。
军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9月16日,军方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休假被无限期取消。一名菲陆军少校直言:“营区群里已经有人劝我们撤回对总统的效忠宣誓。”这不是玩笑,菲律宾历史上三次成功政变都从军营留言板开始发酵。国防部长赵多洛与参谋总长布劳纳赶紧联合声明:军人不得被任何政治势力拉拢。「当军靴踩在宪法的边缘,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就在外界以为风暴会暂歇时,9月17日又一颗深水炸弹爆炸——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辞职。他是总统的表弟,从财政预算到项目拨付都有话语权。他的倒下,让外界看到了“家族内部都保不住”的信号。参议长埃斯库德罗早在9月8日被弹劾,如今众议长也落马,立法机关两极真空。菲律宾国会一夜间“换血”,有港媒评论称:“火烧的是腐败,烤焦的是联盟”。
另一边,杜特尔特家族迅速切入。达沃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对多名中央高官提起刑事与行政申诉,理由是“协助国际刑事法院绑架前总统”。他抓的是民族情绪:多数菲国民反感ICC干预内政。一旦调查进入司法程序,这对马科斯团队来说是极其尴尬的双重战线:既要自证“没卖前总统”,又要自证“没卷入防洪案”。
经济数据同样刺眼。海关总署测算:若对美全部零关税,一年将少收最高300亿比索。菲律宾财政赤字本就高企,马科斯政府依靠“基建+农补”拉民调,如今两大财政支点双双被掏空。学者警告:如税源再缩水,明年或需增发特别债券,利率可能突破7%。国际评级机构已把菲律宾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财政口袋一旦破洞,民粹往往填不满」。
外交火线也被同时点燃。9月16日,10余艘菲律宾公务船闯入黄岩岛,中国海警以水炮警示驱离。菲外长事后公开喊话称“捍卫主权”,但马尼拉工商总会却提醒政府“慎用民族主义绑架出口市场”。背后原因是:中国大陆依旧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农产品出口受限的话,棉兰老岛40%的香蕉种植户首当其冲。农业部内部评估报告已流出:若中菲经贸摩擦升级,单香蕉一项,全年损失可达8亿美元。
9月21日,大规模反腐示威迫在眉睫。总统府虽然声明“不担忧”,但从实际动作看,安保预算比上月同期高出43%。我联系的马尼拉警区友人透露,市中心集会申请量已超历史峰值三倍,多家反腐NGO正加紧部署志愿者。马科斯是否会亲上火线仍是未知数,一旦他缺席,就会被贴上“躲在幕后的政治绅士”标签;若他现身,又可能被问到家族涉案问题。
结尾处,我更愿意给出三个判断。第一,防洪工程案将演变成多线反腐,涉及基础设施、立法与军购合同;第二,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互动,会左右2028年总统选举;第三,中美在关税与南海议题上的发力,将把菲律宾推向“选边站”的十字路口。「腐败可以掏空一个项目,复杂的内外矛盾却能掏空一个时代」。所有关注东南亚的人都该盯紧这场风暴,因为它不仅决定菲律宾的未来,也会重塑本区域的力量均衡。
参考资料
1。《菲律宾众议长因卷入腐败丑闻辞职》2025-09-18 东南网
2。《黄岩岛传出捷报,十几艘菲律宾公务船,全被海警给收拾了,中方通告字少事大,菲律宾陷入沉默》2025-09-18 速看前沿
3。《菲律宾媒体:针对民众反腐抗议,菲律宾军队进入“红色警戒”》2025-09-15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