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全红婵近期因一组广州图书馆的宣传视频再度引发关注。镜头里,她留着利落短发,身着蓝色上衣,身形娇小挺拔,与此前网传“发福”的模糊影像判若两人。这组画面不仅让“全红婵变瘦了”的话题登上热议榜,更有力回应了此前关于她“状态下滑、即将退役”的猜测——广州市跳水队总教练早已明确表示,这位奥运三金得主正全力备战全运会,学业与赛场双线并行。
外界对全红婵身材的过度关注,实则源于跳水运动对身体控制的严苛要求。进入发育期后,她曾因伤病短暂退赛,随即出现“改练举重”“巅峰已过”等声音。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份担忧低估了她的自律。启蒙教练曾透露,为维持“水花消失术”的精准度,全红婵每天称重十余次,观察单位精确到克,而非常规的公斤。在暨南大学的入学仪式上,她在人群中依旧身形轻盈,进一步印证了网传“发福”不过是角度偏差或刻意抹黑。正如教练郭艺所言,这个看似腼腆的姑娘,对训练有着近乎执拗的专注,目标从未因流言动摇。
全红婵的这份坚韧,离不开家庭的滋养,尤其是父亲全文茂的言传身教。这位广东农户的“大格局”,在诸多细节中尽显。台风天见路边国旗被刮倒,他当即停车冒雨捡拾,这一幕被网友抓拍后,收获无数点赞——在他看来,护旗是普通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面对女儿带来的名气,他始终保持清醒:“大家关注我是因为红婵,但我不能靠她,得自己闯。” 这份不依附光环的清醒,让他从未利用女儿的名气谋利,反而谨言慎行生怕拖累孩子。
更难得的是全文茂的待人智慧。当外界热衷于将全红婵与陈芋汐塑造成“竞争对手”时,他在采访中坦然称赞两人“像亲姐妹”,真心期盼她们共同进步。这份不护短的胸襟,与他待人接物的朴实一脉相承:中秋时节,他会将自家种的百香果、柚子分给乡亲;面对慕名而来的游客,连续两年送上自制月饼,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份发达后不忘本的善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红婵。
如今的全红婵,早已不止是赛场上的冠军。在香港,她因广东同乡的亲切感、“为母治病”的孝心以及毫无明星架子的真诚,收获了当地民众的格外偏爱——港媒会细致捕捉她打哈欠的可爱瞬间,司机师傅称她“国宝”时,她只轻声回应“我们都一样”。在业内,“跳水皇后”郭晶晶更是对她青睐有加,直言羡慕她一场比赛跳出三个满分,颁奖礼上主动合影、为她擦鼻涕的举动,诠释了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从东京奥运横空出世的14岁少女,到如今直面成长与伤病考验的18岁小将,全红婵的故事从未局限于金牌。她的自律击退了质疑,父亲的家风滋养了她的品格,而来自前辈与公众的喜爱,则成了她前行的底气。正如她在备战全运会的训练场上展现的那样,这份坚守与纯粹,远比流言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