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天气转凉,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换?天一冷,不仅人变得慵懒,连肠胃也似乎进入了‘休眠模式’,偶尔会有不畅快的感觉。每到这个季节,我家厨房的角落里总会备着一袋红薯,它不仅价格亲民,约1元1斤,更是应对秋燥冬寒的‘秘密武器’,甜甜糯糯,对肠胃特别友好。
今天,我就将我家最常做的三种红薯美味吃法分享给大家,从温暖的粥品到甜蜜的甜品,再到可口的小吃,总有一款能打动你的味蕾!
一、红薯小米粥:早晚皆宜的‘温和暖胃粥’
这款粥是我家的早餐明星,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小米养胃,红薯通便,两者搭配,温和又滋润,是秋冬季节的绝佳选择。
熬粥秘诀:
小米只需简单淘洗一遍,切勿过度搓洗。红薯去皮后切成小滚刀块,大小随心所欲。
锅中水烧开后,再下米,这是确保米粥香滑不粘锅的关键。下入小米后,轻轻搅动,防止粘底。
煮上约10分钟,米粒开始开花,此时将红薯块放入锅中,一同熬煮。转小火,慢慢熬上二十来分钟。
待粥变得粘稠,红薯用筷子一扎即透,便大功告成。喜欢稀一点的,可以少熬一会儿。这碗粥喝下去,肠胃暖暖的,特别舒服,让你元气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天。
二、炸红薯丸子:孩子最爱的‘香甜小零食’
这个算是给家人的一点小惊喜,外酥里糯,香甜可口,既能当零食,也能当主食,孩子们绝对爱不释手。
零失败技巧(附防粘手妙招):
红薯去皮切块,上锅蒸熟后,用勺子压成泥。重点来了:如果红薯泥过湿,可以将其放入不粘锅中,开小火翻炒几下,蒸发掉一些水分,这样后面和面时就不会粘得怀疑人生了。
在温热的红薯泥中,分次加入糯米粉和一点点白糖(也可以不加),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糯米粉的量不固定,只要能成团即可。
手上抹点油或者水,揪一小块面团,搓成圆球。
油锅烧到五六成热(筷子放进去周围冒小泡),将丸子沿着锅边滑下去,用中小火慢炸。看到丸子飘起来,外表变成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控油了。刚出锅的丸子,外皮有点脆,里面软糯得能拉丝,孩子们绝对抢着吃!
三、红薯红枣银耳汤:女人的‘平价养颜糖水’
这道汤羹堪称‘平民燕窝’,银耳胶质满满,红薯红枣补气血,秋冬季节喝上一碗,脸色都红润起来。
出胶小窍门:
银耳提前用冷水泡发,去掉黄色的根部,撕成小朵,越碎越容易出胶。
将银耳碎放入锅中,加足量冷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先独自熬上30-40分钟。期间可以用筷子快速搅动十几秒,据说这样能促进出胶。
看到汤有点粘稠了,就将切好的红薯块和洗干净的红枣放入锅中,继续煮20分钟左右,直到红薯软烂。
最后根据口味加入冰糖或红糖,糖融化后即可关火。晾到温温热的时候喝,胶质全部融在汤里,滑进喉咙,滋润到心里,比奶茶健康多了!
你看,就这么个不起眼的红薯,稍微花点心思,就能变出这么多花样。养生真的不在价格高低,而在于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在寒冷的天气里,为家人煮上一锅热腾腾的红薯美食,吃下去的是温暖,是健康,更是浓浓的关爱。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一些灵感。你家红薯还有什么独特吃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