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商超标杆'为何陷入舆论风暴?
作为深耕零售业30余年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近期因连续三次公开支持西贝预制菜引发轩然大波。这场始于餐饮行业的争议,最终演变为涉及企业价值观的公共事件,考研名师汤家凤的跨界发声更将舆论推向高潮。
事件起因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炮轰西贝:'价格虚高且全是预制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即强硬回应,声称'绝对没有预制菜',并宣布开启后厨直播自证。然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所谓现做菜品实为速冻半成品,儿童餐使用的冷冻西兰花保质期长达两年,鸡汤实为调味料勾兑。
这场争议本与胖东来无直接关联,但于东来在9月12日突然发文:'感谢西贝提供放心美食',引发网友质疑。尽管罗永浩曾善意提醒'慎防卷入争议',但于东来仍连续三次公开力挺,甚至以'企业家不易'为由呼吁宽容对待。
9月17日,考研名师汤家凤突然在社交平台发声:'商品质量好不代表价值观正确'。这句直指核心的评论瞬间引爆网络,#汤家凤怒怼于东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翻出于东来此前关于《731》电影的模糊表态,指责其'在民族大义前丧失原则'。
这场风波暴露出公众对企业家的复杂期待。于东来此前打造的'良心企业'形象深入人心:母婴室配备温奶器、为司机设置专属休息室、提供劣迹人员就业机会、每年利润分红等举措,曾获《人民日报》多次表扬。年初红内裤过敏事件中,胖东来通过透明调查赢得信任,更巩固其行业标杆地位。
但此次预制菜事件中,于东来三次力挺西贝的举动,被网友解读为'不分是非的包容'。当记者曝光西贝后厨使用两年期冷冻食材时,公众对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审视达到新高度。汤家凤的批评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同,正因其触及商业伦理的核心——产品品质与企业价值观不可割裂。
事件折射出公众对企业家的双重期待:既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坚守价值底线。于东来关闭社交账号的举动,以及西贝CEO贾国龙'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说清'的表态,都暴露出企业在危机公关中的应对不足。
这场风波给零售行业带来深刻启示:在信息透明时代,企业家的每次公开表态都可能被置于放大镜下检验。当商业利益与公众价值观产生冲突时,如何平衡企业立场与社会责任,将成为所有企业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延伸阅读:
客流断崖式减少,西贝CEO贾国龙:生意可以不做,但是非必须说清楚!罗永浩最新回应!于东来删除力挺西贝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罗永浩谈于东来力挺西贝:希望您弄清真相前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浑水连累了名声 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