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逢假期,许多人选择走出家门旅行,期待通过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然而,一旦遭遇“天价消费”,原本愉悦的心情便瞬间跌入谷底。最近发生在广东惠州小径湾的一起事件,就因一份高价海鲜账单引发了广泛关注。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长达八天的假期让许多人奔赴各地旅游。按照惯例,节日期间景区周边住宿、餐饮价格浮动属正常现象,只要明码标价、合理透明,消费者通常能够接受。然而,部分商家却利用模糊报价与诱导消费设下陷阱,令游客防不胜防。
广东现身“海鲜刺客”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前往惠州小径湾游玩的游客便遭遇了此类情况。他原本计划通过团购套餐节省开支,到店后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已过使用时间”,只能现场单点。意识到可能存在变数,游客随即主动询问菜品单价,但店员回应含糊不清,甚至催促尽快下单,营造出一种紧迫氛围。
由于螃蟹分量有限,游客在老板推荐下又点了蛏子。更离谱的是,游客尚未明确同意,店员已默认将其计入订单。面对这种近乎强制性的推销方式,多数人都会感到尴尬与压迫,最终只能顺从安排。点完菜后,游客提出“先结账再用餐”的请求,却被店方以“统一餐后结算”为由拒绝。
直到用餐结束看到账单那一刻,游客才真正意识到问题严重:两只螃蟹重达2.4斤,单价188元/斤,合计451元;蛏子3斤,每斤68元,总价204元。再加上两份茶位费共6元,总金额高达661元。他曾以为海边海鲜理应比内陆便宜,却不料价格堪比一线城市高档餐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饭菜已然入口,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先行支付。这种“吃了亏还得笑着买单”的体验,相信许多遭遇过类似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但该游客不愿就此作罢,整理证据上传网络后,瞬间引发大量共鸣,众多网友纷纷现身讲述同类遭遇。
海鲜店被扒,双方和解引争议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涉事餐馆名为“8号渔船餐厅小径湾店”,位于广东惠州热门旅游区附近,主要面向外来游客群体。从其线上账号展示的内容来看,店内主打各类新鲜海产,图片精美、宣传到位,极具吸引力。
然而,这样一家看似正规的门店,背后竟长期存在不合理定价现象。差评如潮水般涌来,不少顾客自称深受其害,并晒出高额账单佐证。从各地网友反馈看,受害人群广泛,涵盖浙江、四川乃至本地居民,几乎无人能幸免于这场价格风暴。
有顾客晒出明细:一盘普通花甲标价104元,皮皮虾一份高达268元,连一道虎皮尖椒都要38元。另有一份菜单显示,生蚝单个售价38元,花螺每斤138元,八爪鱼更是达到168元/斤,整体价位普遍偏离市场水平。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品牌在当地拥有多个分店,规模不小,生意兴隆,但在各大团购平台上差评堆积如山,负面评价多到翻页都困难。该游客收集了多位网友提供的消费截图进行汇总发布,结果发现“三道菜近千元”在这里并非个案,而是常态操作。
公众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有人呼吁公开店名警示他人,避免更多人误入陷阱;也有人主张立即举报,让这类缺乏诚信的商家受到惩处。随着讨论热度不断攀升,店铺官方账号也被网友找到,评论区瞬间沦陷,满屏皆是控诉与指责。
在舆论持续发酵之际,有媒体联系上了该店负责人,对方态度强硬,毫不退让。老板坚称661元的账单属实,且所有菜品在点单时均已口头确认价格,不存在隐瞒或欺诈行为。他还强调实际售价已给予大幅优惠,同时表示将公开店内监控视频以自证清白,并批评游客擅自曝光的行为“不够厚道”。
本以为此事将在对峙中走向监管介入,未曾料到后续发展出人意料——双方私下达成和解。当天,该游客在网络发布一张照片,清晰显示商家退还400元现金,双方握手言和。
原以为风波就此平息,谁知网友得知后集体愤怒,直指游客“利用舆论当枪使”。此前大量网友为其发声维权,甚至向商家账号及惠州文旅部门留言投诉,结果当事人却悄然接受退款、撤回争议。
尽管这条动态随后设置为不可见,但截图早已流传开来,舆论仍在持续升温。许多人认为此举辜负了公众的支持与信任。归根结底,旅游行业中的“宰客”模式,本质上是利用游客“一次性消费”“怕麻烦不愿维权”的心理弱点。
此类连锁餐厅之所以屡屡得逞,正是赌定大多数人不会为几百元耗费精力去投诉维权。但消费者的退让,绝不应成为商家肆意抬价的理由。
在此也要提醒广大出行者:若遇不明收费或疑似欺诈行为,请务必保留好账单、录音、录像等有效证据,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或旅游主管部门反映。我们愿意为优质服务支付合理费用,但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隐性剥削。唯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维护权益,旅游消费环境才能真正改善。下一次踏上海边土地时,才能真正做到吃得安心、花得明白!
参考信源:
惠州一餐厅两个菜收661元,顾客投诉后称已获退款400元,官方回应---2025-10-07 12:04---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