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北京菜百商场的黄金回收柜台前人头攒动。刚退休的王阿姨攥着三年前花28万购买的500克投资金条,脸涨得通红:“上周还820元/克,今天就涨到845元了,这金条到底卖不卖?”她反复向柜员确认。前一天,邻居老李同样拿着500克金条犹豫再三,最终按830元/克卖出,没想到次日金价又涨了15元,气得晚饭都没吃。
同一时间,上海的全职妈妈张姐在家庭群里抛出难题:“2023年以380元/克买的1000克积存金,现在价格翻了一倍多,要不要先卖一半?”群里瞬间炸锅——丈夫主张“落袋为安”,婆婆坚信“再等等能破900元”,做金融的表弟则抛出一堆“美联储降息”“央行购金”等专业术语,反而让她更加困惑。
这正是当下千万“囤金族”的真实写照。2025年9月,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冲破3800美元/盎司,国内金价随之站上845元/克,较2022年底累计涨幅超过90%。面对突然增值的黄金资产,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更令人头疼的是变现过程。不少人兴冲冲拿着金条找回收商,却发现要么被压价10%以上,要么因拿不出购买凭证被拒,甚至遇到线上回收店直接关门歇业的情况。
本文将帮助囤金族彻底理清思路。虽然“卖还是持有”没有标准答案,但绝对有科学方法。以下全是能直接套用的干货,助您在高位做出不后悔的决定。
要判断是否该卖出黄金,首先需要理解金价上涨的原因。2025年这波金价新高并非偶然,而是由“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这三大支柱的稳固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行情走向。
(一)支柱1:美联储降息,黄金的“货币发动机”持续运转
黄金是零息资产,其吸引力与美元利率成反比。当利率下降时,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随之降低,投资者自然更愿意购买黄金。
2025年,美联储已降息75个基点,市场预期年内还将再降25-50个基点。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年内下跌12%,美债收益率也跌破3.5%。这一场景与2009-2011年的黄金牛市如出一辙,当时美联储放水救市,金价从800美元一路飙升至1900美元。
更关键的是,不仅美国,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在同步放水,全球实际利率已进入负区间。这意味着将钱存入银行会导致资产缩水,而购买黄金则成为“保值刚需”。只要降息周期未结束,黄金的货币属性将持续发力。
(二)支柱2:全球央行狂买,金价的“托底力量”强劲
过去三年,全球央行每年净购金量均超过1000吨。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仍将达到900吨。其中,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突破2000吨。这些央行购买黄金并非为了赚取差价,而是为了推进“去美元化”进程。
2022年西方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后,各国开始警惕——将资金以美元形式储备不再可靠,黄金才是更稳妥的选择。世界黄金协会指出,2024年央行购金的实际需求可能比统计数据多出两倍,因为许多国家都在“悄悄购买”。
央行的买盘对金价至关重要,相当于为金价安装了一个“安全垫”。即使短期出现波动,有这么多国家持真金白银托底,金价也难以大幅下跌。例如,2024年3月金价回调时,央行一出手增持,便迅速稳住了局势。
(三)支柱3:地缘冲突不断,黄金的“避险属性”凸显
黄金的另一个核心功能是“避险”。哪里局势动荡,资金就会流向黄金。2025年的世界并不太平:中东冲突持续,以色列与加沙仍在交战;俄乌战争进入长期化阶段,北约在东欧增兵;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这些风险事件一旦爆发,投资者就会感到恐慌。2025年,黄金ETF持仓量突破3600吨,桥水等大型机构纷纷加仓黄金期货,普通散户也紧跟其后抢购黄金。历史上,“9·11”事件曾推动金价飙升至当年最高价,而如今的地缘风险比那时更为复杂,黄金的避险需求自然不会下降。
(四)关键判断:涨势将延续,但短期可能出现震荡
综合以上三大支柱,结论十分明确:长期看涨,短期有波动。
高盛预测,2026年金价可能冲至4000美元,极端情况下甚至能达到5000美元;瑞银也表示,如果美联储10月再降息50个基点,金价很快就能突破3800美元。但短期需要注意,当前RSI指标已进入超买区间,就像人跑太快会喘气一样,金价也可能需要“歇一歇”,出现10%-15%的回调。
简而言之:现在并非牛市的终点,但也别指望金价会天天上涨。接下来更可能呈现“慢涨+震荡”的格局,急跌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而急涨则需要警惕回调。
了解了行情走势后,接下来就是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决策。不同的囤金族在持有成本、资金用途和风险偏好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并没有“统一答案”。以下针对三类最典型的情况,为您提供直接的行动指南。
(一)情况1:低成本“老囤家”(2023年以前买入,成本≤450元/克)——分批卖,留底仓
这类囤金族已经获得了近一倍的收益。例如,2022年底以380元/克购买的黄金,现在价格已翻了1.2倍,手中的黄金相当于“零成本”(利润覆盖本金后,剩下的都是纯赚),因此心态最为从容。
1. 为什么不建议全卖?
全卖看似能够落袋为安,但很可能踏空长期行情。高盛预测的4000美元并非空谈,如果美联储继续降息、地缘冲突升级,金价完全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即使短期出现回调,从长期来看,“去美元化”和央行购金的趋势并未改变,黄金的战略价值仍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