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数日前,洪秀柱发表了一份简短却震撼的声明,明确表示在本次选举中,她将不站队任何特定候选人,这一表态如同平地惊雷,在国民党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份声明的背景,是外界风传名嘴邱毅称洪秀柱支持郝龙斌。对此,洪秀柱毫不含糊地予以否认,称其为“谣传”,并强调:“只要坚持‘九二共识’,我都支持。”这句话看似中立,实则暗含深意,不少观察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表达对郝龙斌的不支持。
洪秀柱的表态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她在国民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换柱”事件后,她虽未能最终参选,但其悲壮与坚持却为她赢得了蓝营基层的高度声望。她的话,往往能一锤定音,影响党内风向。
回顾过往,洪秀柱的几次关键表态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在侯友宜选情告急时,是她的一纸声明稳住了军心,力挺侯友宜,将摇摇欲坠的士气拉了回来。这份声明,字字千金,远比朱立伦的“团结”口号更有力量。
再往前看,2021年国民党主席选举时,朱立伦面对势头正猛的张亚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关键时刻,又是洪秀柱站了出来,直指张亚中“个性太强,也太贪恋权势”,这一击精准无比,直接打在了张亚中的软肋上,也让许多原本犹豫的党员和党代表瞬间清醒。最终,朱立伦才涉险过关。
可以说,那次朱立伦能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洪秀柱的相助。然而,此次情况却截然不同。朱立伦此次力挺的是郝龙斌,而洪秀柱对郝龙斌的政治路线却持保留态度。
郝龙斌在两岸论述上虽然也提及“九二共识”,但力度和深度与洪秀柱相比显然不足。洪秀柱期望的是一个能清晰阐述两岸关系、敢于担当的领头人,而郝龙斌给她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温吞的守成者,缺乏开创性的魄力。
因此,当邱毅放出风声称洪秀柱支持郝龙斌时,她立刻予以澄清。这一澄清不仅撇清了关系,更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尤其是朱立伦:“你的人,我不认。”这无疑是对朱立伦的一次公开挑战。
那么,洪秀柱不支持郝龙斌,是否就意味着她转向了张亚中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洪秀柱对张亚中的看法并未改变,她认为张亚中理念色彩极强,但政治手腕和身段不够柔软,难以适应复杂的政治环境。
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理念虽然都涉及“统”,但路子完全不同。张亚中的“和平备忘录”中很多条款谈的都是如何“分”,这在洪秀柱看来可能是在“统一”的包装下行“分离”之实。她认为方向对了,很多问题可以在进程中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入“分”的细节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的民调里,郑丽文的支持度能远远超过张亚中。郑丽文的论述虽然节奏缓和一些,但她指明的大方向是清晰和务实的,更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同。
绕了一大圈,洪秀柱既不支持朱立伦的郝龙斌,也不支持深蓝的张亚中。她此次的想法特别纯粹,也特别“洪秀柱”:你们爱谁是谁,都一样。她这次的声明潜台词就是:我对你们这几个人都不满意。
她认为郝龙斌太软,张亚中太硬,朱立伦在后面搞权力布局,都不是能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的样子。所以,她干脆谁也不支持,把自己的态度亮出来,让基层党员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想。
她最后那句话“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其实最值得玩味。知道什么?知道她对国民党现状的失望,知道她对这些候选人“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更知道她心里那把尺子衡量的是谁真正为党、为台湾的未来着想。
洪秀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在党内合纵连横的参选人,她现在更像一个精神领袖、一个“党魂”的守护者。她用这种“不支持”的方式表达了最强烈的支持——支持理念而不是支持个人。
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她把自己从复杂的派系纷争中抽离出来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最后谁上台都得敬她三分、都得掂量掂量她所代表的那股力量。
说到底洪秀柱这次是真的不再糊涂也不再委屈自己了。从“换柱”的委曲求全到后来几次为大局出手相助她给足了国民党和朱立伦面子。但现在她选择只给“理念”面子。这或许是对这个百年大党最深沉的提醒和敲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