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伏地魔扮演者力挺罗琳,赫敏演员为何遭批?

时间:2025-10-03 04:23:28 来源:关尔东 作者:关尔东



自2020年以来,《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暴力,甚至涉及死亡、强奸和酷刑威胁,迫使她不得不搬离英国的居所。这一切的起因,是罗琳发表了一句看似温和却引发巨大争议的言论:“没有做变性手术之前、认为自己是女性的生理男性不应该进入女厕所。”

罗琳的这一观点,实则是对公共空间性别问题的理性思考。她认为,性少数派群体虽有权自我认同性别,但在公共卫生间、更衣室、监狱等特定场所,生理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这并非歧视,而是对现实世界中女性安全的合理关切。正如孔子所言:“子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同样,“子所欲,亦不能强施于人”,尤其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上。

然而,在极端女权主义者的眼中,罗琳的言论被曲解为歧视和不友好。互联网的普及,让极端声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平台。过去,发声需要门槛,如出书、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或上电视台;如今,谁裹挟了情绪,谁就掌握了话筒。

在罗琳遭遇网暴最严重的时候,以赫敏扮演者艾玛·沃森为代表的一批人选择了“站队”。2020年,艾玛在一次晚会上公开表示:“我支持所有的女巫,除了一个。”她选择了与罗琳对立的“阵营”,这一行为在当时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赞赏。

不仅是艾玛,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罗恩的扮演者鲁伯特·格林特也因类似事件对罗琳表达了不满。

讽刺的是,最近艾玛似乎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担心自己的商业价值受损,于是试图与罗琳和解,表示她依然爱着罗琳老师,希望罗琳不会“取消”她。然而,罗琳在回复的长信中明确表示,虽然尊重艾玛的表达,但无法接受她在自己遭遇网暴时的落井下石。罗琳指出,艾玛没有经历过穷困的生活,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她根本不会经历需要与陌生男性同处更衣室、病房、厕所甚至监狱的情况。艾玛的求和解,被罗琳视为典型的“既要又要”。

有趣的是,反倒是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对罗琳遭遇的辱骂表示“令人作呕,糟透了”。在《独立报》的采访中,拉尔夫更是赞美了罗琳的才华。

面对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伏地魔这样的反派角色反而展现出了厚道的一面。这或许与年龄有关,但更本质的是与教养相关。你可以不同意贵人的观点,但绝对不能做落井下石的事情。否则,事后就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没有义务因为你的任何行为都爱你、迁就你。



这不禁让人思考,自由温和派与他们的反对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罗琳老师曾是个单亲妈妈,一度生活困窘,带着孩子码字为生。据说,有天在伦敦车站,她想到有没有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这个问题,从而激发了写《哈利波特》的兴趣。可以说,没有罗琳,就没有艾玛这样的演员走进众人的视线。说得直接点,没有罗琳,他们根本啥也不是。

自由温和派大多有过艰辛的生活,知道底层人的生活状态,明白现实世界的变化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事情做绝了,否则代价将是无可估量的。而那些涉世未深、欠缺教养、匆匆暴得大名、赚了许多钱的年轻演员,他们哪里知道现实世界的样子?他们从小就被照顾得很好,极端女权起来了,他们就要忙不迭地取悦这种强势的声音,以获取更多的“奖赏”。艾玛他们真的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吗?这个我很怀疑。

查理柯克被暗杀之后,罗琳也为柯克说话。这未必证明罗琳完全赞同柯克的观点,而是作为一个温和主张的写作者,即便柯克说的不对,我们也不应该剥夺他说话的权利。否则,有天这种权利,你也将被剥夺。顺便一提,我为柯克发声的那篇文章,也遭遇了很多老读者的批评甚至取关,他们讨厌柯克。但是我还是那个看法,我很喜欢的那种平和的交流方式,而这个东西,如今实在是太欠缺了。

我们都可以有各自的理想和立场,但是代价却要自己承担,不能把代价推给别人,尤其是自己的恩人,好处却留给自己。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里面,都不值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