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一点在好演员孙飞虎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原本只是贵州话剧团一名普通演员的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了蒋介石的特型演员,这一转变令人瞩目。
孙飞虎之所以能成为蒋介石的特型演员,离不开他每一次演出中的精彩表现。正是这些积累,让他被慧眼识珠的导演所注意,从而开启了特型演员的生涯。
1981年,对于孙飞虎来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历史电影《西安事变》,著名导演成荫担任负责人。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成荫导演决定全力以赴,力求将这部戏拍摄得尽善尽美。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成荫导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搜寻。而孙飞虎,凭借平时在演出中的卓越表现,成功进入了成荫导演的视线,成为了蒋介石特型演员的候选人之一。
当然,孙飞虎只是备选之一。除了他,成荫导演还找了好几位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准备通过比较选出最合适的人选。能够成为备选,孙飞虎已经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这样的机会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孙飞虎深知,要演好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在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下功夫。
形似和神似,缺一不可。
神似方面,孙飞虎对自己的演技非常有自信。他相信,只要导演肯把这个角色交给自己,自己一定能把蒋介石这个角色演得栩栩如生,不辜负观众的期待。
然而,形似方面,孙飞虎却感到有些棘手。按照长相来说,他并不像蒋介石。那么,如何才能让观众在观看时不出戏呢?孙飞虎心里明白,自己做不到完全形似,但做到基本形似总是可以的。
于是,孙飞虎想到了一个办法。一天上午,他来到了理发店,打算给自己理一个光头,以此来靠近蒋介石这个人物的形象。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是光头。孙飞虎认为,要想靠近这个角色,自己也必须要理一个光头。这样,在形象上就可以更加接近蒋介石,给观众带来更强的代入感。
于是,孙飞虎向理发师提出了一个要求:
给我理一个光头。
这个要求在当时确实有些奇怪。理光头并不奇怪,但理光头的通常都是老大爷们。像孙飞虎这样的年轻人,一般不会选择理光头。这自然引起了理发师的好奇和在意。
为了消除理发师的疑虑,孙飞虎解释说,自己理光头是因为要看病,需要拍脑电图。听到这样的解释,理发师只好为孙飞虎理了光头。
然而,理完之后,理发师却瞬间发现了什么。眼前的这个男人,怎么那么像蒋介石?于是,理发师立刻好奇地对孙飞虎说:“你很可疑,我可是见过老蒋的。”听到师傅的话,孙飞虎笑了。看来,自己的光头造型已经获得了认可,至少在形象上已经更加接近蒋介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