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晚,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大阪大学特任教授坂口志文(74岁)等三位科学家。这是日本连续第二年获得诺贝尔奖,也是该国个人获得的第29个诺贝尔奖项。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坂口教授成为继2018年本庶佑教授之后第六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学者。
坂口志文教授的核心贡献在于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刹车机制”——制御性T细胞。这种约占T细胞总量10%的特殊细胞,如同免疫系统的“保安队”,能够精准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爆发和肿瘤细胞逃逸。这项发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免疫学“攻击至上”的认知,为癌症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调控和器官移植抗排斥开辟了全新路径。
研究显示,通过调控制御性T细胞活性,可实现三大突破: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增强其功能可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在癌症治疗方面,抑制肿瘤周边制御性T细胞能激活杀手T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在器官移植中,可实现针对性免疫抑制而不影响整体防御能力。
1951年出生于滋贺县琵琶湖畔的坂口教授,其科研道路充满传奇色彩。尽管少年时期痴迷绘画与哲学,甚至考虑过精神科医学研究,但最终在母亲家族医学传统的影响下进入京都大学医学部。198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通过小鼠实验首次提出“免疫抑制细胞”假说,当时学界普遍认为免疫系统仅有攻击功能,这一观点被视为离经叛道。
转机出现在1991年,坂口团队确认CD25蛋白为制御性T细胞标志物;1995年正式证明其存在;2003年发现Foxp3基因是核心调控开关。这一系列突破使他从“科学异端”转变为免疫学革命的领导者。2011年转任大阪大学后,他创立初创企业RegCell,致力于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药物。
目前,坂口团队与中外制药的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优化Foxp3蛋白机制,使制御性T细胞在炎症环境中保持稳定,为个性化医疗奠定基础。临床试验显示,这种疗法副作用远低于传统免疫抑制剂,后者会全面削弱免疫系统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在癌症治疗领域,日本自2022年起开展的抗体药临床试验传来捷报。坂口教授预测,结合PD-1抑制剂等现有疗法,癌症治愈率有望从30%提升至50-60%。他更放出豪言:“20年内,癌症将不再是可怕疾病。”这一判断基于制御性T细胞调控技术与基因编辑、光免疫疗法等前沿手段的协同潜力。
坂口教授的研究不仅改变了医学实践,更重塑了人类对生命系统的认知。他提出“免疫平衡理论”:过强或过弱的免疫反应都会导致疾病,关键在于动态调控。这种哲学思维延伸至现代生活——他建议多接触自然环境以增强免疫韧性,解释了过敏疾病增加与过度清洁环境的关联。
2012年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评价:“坂口先生颠覆了免疫学常识,其贡献堪比免疫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2018年获奖者本庶佑则指出:“日本细胞学研究传统深厚,坂口教授是这一传承的集大成者。”
获奖当晚,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一时间致电祝贺,并询问坚持研究四十年的动力。坂口教授回答:“从现象出发,顽固地验证了四十年。”当被问及癌症治疗梦想何时实现时,他坚定表示:“20年内,癌症可治。”石破首相当即承诺:“政府将全力支持,请您再健康工作20年!”
中外制药社长奥田修透露,基于Treg细胞发现的临床试验已进入关键阶段。这项获得诺贝尔奖认证的研究,将加速日本细胞治疗技术走向世界。
在获奖记者会上,坂口教授分享了三条人生经验:科学创新如同艺术创作,新观点初遭批判终成常识;年轻人要珍惜兴趣,坚持下去自会到达新境界;最想第一时间与共同奋斗四十年的妻子分享喜悦。
对于未来,这位74岁的科学家仍充满激情:“只要还能工作,就要继续研究。具体目标就是让基础研究真正造福患者,让癌症不再是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