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文旅遭遇了一场不小的争议,一场因捡板栗壳而起的纠纷,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外地游客在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游玩时,因好奇捡起了地上的板栗壳,不料却遭到了当地民宿老板娘的诬陷,称其偷窃。更令人震惊的是,民宿老板娘不仅使用高压水枪对游客进行攻击,还躺地上讹了游客300块钱。这一行为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事件很快得到了解决,游客也下架了维权视频,但这场风波却并未因此平息。相反,它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全国各地的文旅部门不仅纷纷“看笑话”,还借机整活,有的甚至在评论区下公开拉客,调侃连云港文旅。
“我们连云港就是这样,你爱来不来。建议你们去×××打卡游玩,那里的板栗随便捡。”这样的评论,虽然带有调侃意味,但也折射出连云港文旅在此次事件中的尴尬处境。更有网友指出,这些评论的IP地址都是外地的,显然是在看热闹不嫌事大。
回顾这起事件的经过,10月6日,“游客称捡板栗壳被民宿老板娘诬陷偷窃”的相关词条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二,引发了广泛热议。据极目新闻报道,江苏一网友在国庆假期期间,在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捡果实时,被一家民宿老板指责偷盗,双方因此发生了争吵和肢体接触。
当事网友在视频中介绍,10月2日,她在花果山景区路边看到掉落的果实,由于是第一次见到带壳的板栗,便捡起壳查看。不料,一位民宿老板娘冲过来吼人,并指责其偷盗。解释无果后,双方发生了争执,甚至吐了口水。后经调解,她们向老板方进行了赔偿。
花果山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系景区内民宿商户的个人行为,管理处已在处理中,并明确表示“他们(游客)不是偷盗”。当地警方一工作人员也称,“当事人发的视频大部分是真实的,这件事还在沟通”。
这起冲突本属小事,却因网络传播而升级成了热搜。针对此事,有网友表示,作为当地人,希望景区在板栗成熟季节和其他当季应时水果有个明确的告示,摘一个两个的不应用偷字!要大度对待游客,不能伤了游客的情绪。更有网友指出,从假孕、索赔等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个民宿老板的心思不纯。
从游客角度看,景区内果实掉落属自然现象,在没有明确权属声明或者警告的情况下,捡拾行为也当是自然而然。按常理,这也不应被轻易认定为偷盗。实际上,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已经明确表示游客并非偷盗。
当然,如果民宿商户明确告知板栗系其所有,则游客也应及时放弃捡拾果实行为,取得对方谅解。但指责偷盗也需出示充分证据,不能信口而出。即便板栗确属民宿商户所有,老板娘看到游客捡拾行为,也宜言语劝阻,或者向景区反映,甚至报警,而无需反应过激。老板娘使用高压水枪攻击游客及肢体接触行为,显然很不妥当。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当地官方发布的消息称,秋天来连云港别只逛景区,在花果山七十二洞附近,随手能捡到圆滚滚的板栗。除了花果山,孔雀沟、枫树湾林间也藏着“板栗宝藏”。这一宣传广告似乎已经告诉游客,这些板栗是随处可见、随处可捡的。
事发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内的私人民宿不归景区管理。这或许是实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景区在预防和处理此类纠纷方面不能有所作为。毕竟,引发冲突的板栗仍处在景区的地理范围内。
为杜绝再发生此类案件,有网友建议在景区入口处和主要路上竖立公示牌,告诉游客花果山地下板栗归私人拥有,不得捡拾,如有违规者,罚款处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