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26年楼市预警:若房地产救市失败,或面临五大挑战

时间:2025-10-08 15:53:41 来源:巢客HOME 作者:巢客HOME

此前,知名经济学家黄奇帆曾指出,到2024年11月,全国房价相较于2020年已下跌40%,部分地区跌幅更大。与此同时,统计局数据显示,百城二手住宅价格已连续30个月以上环比下跌。这一系列数据背后,隐藏着楼市可能面临的深层危机。

经济学家任泽平强调,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牵动着60多个行业、几千万人的就业。因此,稳住楼市对于稳定经济、保障就业、防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无法得到有效复苏,到2026年,楼市或将面临五大难题,这绝非危言耸听。



.01 拖累整体经济

多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不仅自身实力雄厚,还带动了建材业、建筑设备工业、冶金、机械、装修业、电气家具业、旅游、园林业、运输业、商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房地产关联着60多个行业、上亿人的就业。一旦楼市出现问题,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导致大量人员失业,形成恶性循环。



.02 金融系统受冲击

过去,房企拿地盖房多依赖贷款,自有资金较少。巅峰时期,全国有近10万家房企,从银行获取了大量贷款。同时,老百姓买房也普遍采用贷款方式,首付三成,剩下七成基本靠贷款。全国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一旦楼市崩盘,老百姓财富将大幅缩水,房贷断供现象可能增多,导致大量法拍房和金融坏账,不利于社会稳定。



.03 改变社会财富格局

社会财富并非一成不变。若楼市持续低迷,甚至崩盘,社会财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普通家庭80%的财富集中在房产上,且多数家庭是透支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来购房。一旦楼市崩盘,这些家庭的财富将大幅缩水,经济状况变得脆弱不堪。



.04 地方财政受影响

长期以来,各地依赖土地收入来搞城市建设、保障民生。根据《中国卖地财政依赖度报告》显示,全国多地卖地收入占比财政收入50%,有的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比财政收入高达65%。若楼市持续低迷,地方收入将大幅减少,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福利可能受影响,甚至公务员、教师的工资发放都可能成为问题。



.05 潜在的转机与应对策略

尽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我国不再高度依赖房地产,但考虑到上述原因,房地产依旧重要,有必要保持稳定。近年来,各种利好政策不断推出,楼市开始有回暖迹象。这一趋势或许能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机会:

1. 加大对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创造新的增长点,通过创新和消费来拉动经济。

2. 推动政府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公平。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面对楼市变化,应重新理解房子的价值。房子的性质正在改变,以前更多是资产,现在越来越回归“住”的属性。因此,买房别再总想着升值,以后大多数房子会保持稳定,只有少数地段的房子还有上涨空间。



普涨时代已经结束,选房要看城市。若在一线或强二线,是刚需买房,现在上车可能还有价格优惠,但一定要理性:月供别超过收入的三成,买现房,尤其是核心区、地铁附近的次新房。改善型需求,可以关注大城市的新政策。三四线城市手里有多套房,建议优化资产,非核心区、房龄超过十年的老房子,早点处理掉,及时止损。

转型期一定有阵痛,躲也躲不掉。除非是刚需或改善自住,否则天天盯着房子,没啥意义。不如多花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强应对经济变化的能力。你能力强了,永远不用担心买房问题。

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好政策出台,帮助房地产市场早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