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白宫关门背后:信任崩塌与中美博弈的深层影响

时间:2025-10-08 17:44:43 来源:吴欣纯Deborah 作者:吴欣纯Deborah

自10月1日以来,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已持续一周。上一次政府停摆长达35天,直接造成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按此比例计算,短短7天内,美国经济已损失至少22亿美元。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前车之鉴,两党矛盾非但未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近日,特朗普下令向芝加哥派遣3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并将这座民主党主政的城市形容为“战区”,此举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甚至导致枪击事件频发。与此同时,美军内部也出现抵制特朗普的现象——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召集全球数百名将领“训话”后,多名掌握核武器的上将宣布辞职,其中包括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



针对两党内斗引发的乱象,《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白宫关门的真正原因在于信任体系全面崩塌。文章回顾,2013年至2019年间,美国政府经历了3次停摆,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每次停摆的导火索看似琐碎,例如参议员特德·克鲁兹反对《平价医疗法案》、参议员查克·舒默推动移民子女政策,以及特朗普要求拨款修建边境墙等。但这些法案背后,折射出的是两党之间严重的互不信任。无论谁执政,反对党均不相信政府会合规使用预算。尤其是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国会几乎成为共和党的“一言堂”——尽管优势微弱,但只要特朗普推动的法案,最终总能通过。此外,特朗普频繁动用总统行政权,签署创纪录的行政令,其中许多被质疑绕过国会审批权。



在此背景下,哪怕共和党推出看似正常的法案,民主党人也会无条件反对。他们担心特朗普会将预算用于驱逐非法移民等争议性议题。为保护自身“铁票仓”,民主党人对所有共和党法案采取抵制态度,导致政府预算无法正常拨付,最终在债务未达上限前陷入关门窘境。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频繁停摆已超越技术问题范畴,并非因国债发行困难,而是两党理念严重不合。《纽约时报》最新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二选民认为国家分裂严重,已无法解决自身问题。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的调查也指出,近80%的受访者认同国家陷入政治危机。



在此危机下,美国财长贝森特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中国。政府停摆后,贝森特第一时间宣布,特朗普将于10月底与中方领导人举行面对面会谈,预计届时中美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举既是为市场注入信心、稳定大资本预期,也是向民主党喊话,呼吁其停止内斗,转而团结应对中国。

若放在过去,民主党或许会妥协——毕竟遏制中国是两党少有的共识议题。但此次情况不同,贝森特近期犯下严重错误:他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货币互换额度,结果阿根廷总统米莱立即用这笔钱补贴本国农民,并取消粮食出口关税。中国随即从阿根廷订购20船大豆,导致美国大豆销量前景惨淡。美国农业部长愤怒质问贝森特,怒斥其为“蠢货”。

此事为民主党提供了难得的口实。民主党认为,贝森特同意向阿根廷提供援助,完全是为讨好特朗普(因特朗普与米莱私交甚好),此举违反美国利益。在民主党看来,若与共和党妥协,类似事件将层出不穷。随着特朗普权力膨胀,国会根本无法保证预算被合规使用。而阻止特朗普“犯错”的唯一手段,就是让政府持续停摆。可以预见,此次停摆时间大概率将超过上一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