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央视曝光国务院封杀!这些坑害百姓的网红彻底凉凉

时间:2025-10-09 04:16:26 来源:素衣读史 作者:素衣读史

在‘直播’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各大平台上的网红们享受着流量红利,轻松实现财富积累。然而,部分网红表面将粉丝视为‘家人’,宣称售卖商品是为粉丝谋福利,实则暗藏欺诈,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幸得央视及时介入,国务院直接点名,这些网红的真面目才得以暴露,最终走向衰败。

接下来,我们揭露这些赚取黑心钱的网红真面目……



当‘真实’成为道具:人设剧本的泛滥

网红经济的基石在于信任,而这种信任在部分网红的直播间里,却成了可量产的商品。他们精心打造‘人设剧本’,以接地气的表演收割信任。



以东北雨姐为例,她塑造的东北农村小院形象深入人心,大铁锅炖肉、大口喝酒的爽朗形象,让无数人向往田园生活。然而,这片‘真实’的土地竟是团队每月花两万块租来的摄影棚。



更戏剧性的是,她身边的丈夫‘老蒯’,一个憨厚木讷的男人,现实中却是编导专业出身,多家电商公司的幕后老板。一切都是设计,一切都是表演。



辛巴也如法炮制,他反复讲述自己穷苦出身的奋斗史,将自己塑造成草根英雄,这种共情叙事让他售卖的商品自带‘为你好’的光环。



疯狂小杨哥则以整蛊家人的家庭喜剧形式聚拢人气,那种看似毫无心机的亲民形象,让他和粉丝之间建立了近乎朋友的信任关系。



这些人设的成功,让他们推荐的商品自带‘可信度’。粉丝们相信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那个‘真实’的主播。



从抵赖到卖惨:危机公关的闹剧

当产品质量问题被揭露,一套标准化的‘危机公关剧本’便立刻启动。然而,在铁证面前,每一次表演都更像是一次自证其罪。





当打假博主指出雨姐的粉条不含红薯成分时,雨姐团队反咬一口,指责对方敲诈勒索,甚至对上门维权的博主拳脚相向。



辛巴在面对假燕窝爆料时,最初态度强硬,在直播间里威胁要起诉爆料者。眼看证据链完整,他立刻痛哭流涕地道歉,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随即宣布‘暂时退网’以示反思。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仅能平息舆论,甚至还能在复播时收割一波同情。然而,当‘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出含有致癌物硫脲时,他再次祭出退网大旗,这一次,观众已经彻底厌倦了。



相比之下,小杨哥的公关则显得更为‘圆滑’。从假和田玉到合成肥牛卷,他的团队总能用一句轻飘飘的‘可能是批次问题’,然后迅速办理退款了事。



然而,当信誉的根基被彻底挖空,任何复出的尝试都显得滑稽可笑。小杨哥在停播期满后,竟戴着卡通头套试图伪装直播,结果开播十几分钟就被网友识破并无情嘲讽,狼狈下播。



雨姐则试图通过在高考点设爱心水站、让徒弟账号加‘恩师雨姐’后缀等方式迂回试水,但每一次都淹没在负面评论的海洋里。



流量洗不掉的原罪:监管的重拳出击

拨开人设和公关的迷雾,其商业剧本的核心便暴露无遗:利用巨大的流量和信息不对称,将廉价甚至劣质的商品快速变现,而供应链审核与产品质量则被抛之脑后。这,才是他们无法洗刷的‘原罪’。



当乱象愈演愈烈,监管的‘组合拳’终于落下。小杨哥因合成肥牛卷问题被罚款50万元,随后三只羊公司因多项问题被处以6894.91万元的巨额罚款并停业整顿,雨姐的涉事厂家也被重罚671.76万元。



雨姐的个人社交账号被永久封禁,小杨哥被停播201天,辛巴的账号作品被清空,其团队主播也遭到大范围限流或封禁,辛选集团几乎陷入停摆。

最终的清算,来自国家层面。今年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公开点名,像一记重锤,彻底宣告了他们职业生涯的死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随即宣布,将实施黑名单管理,把这些‘屡教不改的典型案例’纳入重点监管。数据显示,一场席卷全国的净网行动早已展开,已删除454.1万条违规商品信息,关闭5.8万个网店,查处10.5万件涉网案件。



结语

从被粉丝捧上神坛,到被国家列入黑名单,东北雨姐们的崩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依靠编造人设、情感绑架和虚假宣传就能野蛮生长的直播带货上半场,已经彻底落幕。

随着《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加速推进,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塑。未来,那些真正尊重消费者、敬畏法规、将产品实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播和企业,才有可能留下来。



直播带货的下半场,考验的,再也不是演技,而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具备的底线——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