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美国《财富》杂志10月7日报道,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森·弗曼(Jason Furman)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美国经济对数据中心的深度依赖:2025年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几乎完全由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技术驱动,而在这些技术以外的其他领域,美国的增长率仅为0.1%。
这一发现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数据中心泡沫”的广泛担忧。许多人担心,一旦技术投资放缓,美国经济可能迅速陷入衰退。美国“商业内幕”网站也发文指出,美国科技巨头正不断筹集资金来扩张数据中心,但这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尚未得到验证,AI产品的收入能否支撑节节攀升的支出仍是未知数。如果不能,美国经济可能面临股市崩盘等严重风险。
弗曼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的投资仅占到美国GDP的4%,但它们却占到了GDP增长的92%。上半年美国GDP平均增长1.6%,但如果剔除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美国GDP增长率将骤降至0.1%,几乎停滞不前。
弗曼还补充说,如果没有人工智能(AI)行业的繁荣,美国可能会通过降低利率和电价来推动其他行业的增长,但这些增长可能只有AI热潮带来的收益的一半左右。
弗曼的研究进一步显示,美国对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的投资正在飙升,但美国经济在其他领域的增长却几乎停滞。
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多名金融分析师的赞同。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丽莎·沙莱特(Lisa Shallet)表示,那些致力于扩大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的“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已经在数据中心等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
沙莱特说:“近年来,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在数据中心及相关领域的资本支出已增长4倍,年支出接近4000亿美元。投资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正显著放大其整体经济影响,支出最多的10家公司几乎占据了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支出大约为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了100个基点。”
由于AI技术的发展使得算力需求出现“爆炸性”增长,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已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建设和升级数据中心。
纽约的文艺复兴宏观研究公司(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8月曾估计,2025年迄今,AI数据中心建设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美国消费者支出。《财富》杂志指出,鉴于消费者支出占到美国GDP的三分之二,这一表现是非常惊人的。
但在科技驱动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其他领域却普遍低迷,制造业、房地产、零售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对“数据中心泡沫”的担忧。
美国莱斯大学贝克研究所公共财政中心主任约翰·戴蒙德(John W. Diamond)2日发文称,美国经济已陷入困境,劳动力市场停滞,消费者失去信心。美国8月就业人数仅增长2.2万人,长期失业率正在上升,有180万人失业超过27周,占到失业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一些分析人士试图淡化这种担忧。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Michael Gapen)认为,美国企业承担了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初始成本,降低了单位劳动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不是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成本,这可以解释“强劲的支出数据与疲软的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
加彭的解释弱化了美国GDP增长与数据中心建设热潮的关联。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也坚称,美国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是“工业泡沫”,而非“金融泡沫”。他认为,当未来美国人可以使用庞大的算力时,数千亿美元的投资都是值得的。
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的“星际之门”项目数据中心 视觉中国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7日发文称,截至2024年底,美国有1240个数据中心已经建成或获准建设,较2010年增长了4倍。在美国的“用电大户”中,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今年预计将在资本支出上花费320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已经超过芬兰的GDP。
文章指出,AI基础设施的热潮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密切相关。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需要海量数据,为了提升性能,模型必须不断获取和分析更多数据,这又需要更加强大的算力。为了尽可能地获取算力,科技企业就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这塑造了当前的竞争格局。
美国科技公司正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张数据中心。例如,甲骨文公司上个月发行了180亿美元债券,为数据中心计划提供资金。Meta最近得到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蓝猫头鹰资本的融资支持,为最新的数据中心项目筹集了290亿美元。
但“商业内幕”网站分析称,这种商业模式并没有经过验证,尚不清楚AI产品的收入能否支撑不断攀升的支出。如果能够支撑,这可能推动美国经济进入更高的增长轨道,并改造整个产业。但如果不能,可能重塑美国经济格局,导致股市崩盘和数据中心闲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