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尚未充满电,全球金融市场已因一则消息而剧烈震荡。2025年10月10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对全部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关税,此举直接导致道琼斯指数暴跌780点,市值蒸发近9千亿美元。这不仅是股市的震动,更是全球供应链断裂的预警信号。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实施新税。原本平均30%的关税叠加后,将达到惊人的130%,成为跨太平洋贸易的“入场券”。此次加税波及3.5万种商品,金额高达1.9万亿美元。企业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苹果连夜联系代工厂,评估将部分iPhone转产越南的成本;特斯拉财务部门计算,仅电池包一项成本就将上涨18%。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警告,圣诞季将出现十年来最贵的玩具。
此次贸易战的导火索是稀土。中国自7月起对稀土重稀元素实施出口许可,配额缩减12%。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认为,F-35战机、爱国者导弹中的高性能永磁体将出现缺口。白宫贸易代表办公室内部文件透露,“需要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重新开放出口阀门”。一句话,经济手段已成为地缘博弈的工具,关税成了最快速、最粗暴的扳手。
同一时间,普京在杜尚别新闻发布会上说,“诺贝尔委员会多次把奖颁给与和平无关的人。”随后话锋一转,“特朗普若解决中东与乌克兰危机,将是历史性时刻。”短短两句,为特朗普提供了情绪支撑,也给俄美谈判留下余温。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在TruthSocial回复,“谢谢普京总统!”对话意味深长。国际政治从不是单线叙事,而是多幕剧同台。
数据无情,全球化正在被拆成区域化拼图。
未来六个月有三件事值得盯:
贸易战不是推特热搜,而是现金流生死簿。 企业要准备的,不是情绪宣泄,而是财务报表的保命方案;个人要做的,不是网络围观,而是对通胀的硬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