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买了?”
别信!新德里嘴上喊着“暂停进口俄油”,暗地里却让影子油轮排成队,在马拉巴尔海岸深夜倒舱。乌拉尔原油换个马甲,继续流向维萨卡炼油厂——这操作,像极了宿舍偷煮火锅,宿管一来,电磁炉藏衣柜,可那味儿,还在空气中飘着。
印度为何如此拧巴?
答案很简单:没底气。印度战略石油储备仅够支撑26天,而中国能撑90天。真断油了,14亿人连摩托都踩不动,莫迪再会念经,也拗不过加油站排起的长龙。
于是,印度财政部一边骂俄罗斯“侵略”,一边悄悄拓宽卢比结算通道,把“八车道”都加出来了。60美元限价?文件上签个字,转头照80美元买。美国呢?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还要拉印度抗中,制裁大棒先改成痒痒挠。
中国这边,更“鸡贼”。去年俄油折扣35美元,今年只剩8美元。别人喊“毛子涨价”,北京却笑眯眯:兄弟,东线“西伯利亚力量2号”可研刚批复,500亿立方米年输量,管道一响,黄金万两。嫌贵?那我自己挖。
大连期货交易所连夜上线人民币计价俄油合约,三桶油直接锁价到2027年,把折扣吃成长期团购价。更绝的是,把LNG接收站技术反向卖给俄罗斯。以前买油被卡脖子,现在卖设备卡别人嗓子眼,攻守易形了。
美国呢?财政部7月发内部邮件:只要印度炼油厂出具“非俄原产地证明”,高于60美元也能放行。翻译成人话:油可以贵,面子得给,发票自己写。
于是,孟买那几家炼厂把俄油跟中东油倒腾进同一个罐,搅拌搅拌,出口到纽约,海关文件上乖乖写着“产自阿拉伯湾”。国会老爷们举杯庆祝“制裁成功”,画面太美,不敢看。
一圈看下来,最大输家似乎是俄罗斯:折扣收窄、份额被砍、还要用人民币算钱,面子碎一地。但别忘了,乌拉尔原油从波罗的海绕好望角跑1.8万海里卖到印度,运费暴涨三成,保险、船东、影子舰队全是俄资背景,利润左手倒右手,制裁了个寂寞。
莫斯科大学能源系老教授在直播间吐槽:“西方以为掐住油管,其实掐的是自己的输血管。”弹幕刷屏:老师,您不怕被罚款吗?老爷子耸肩:罚款用卢布交,反正钱包里都是人民币。
所以,别被“暂停进口”四个字忽悠。能源这玩意儿,跟异地恋一样——嘴上说着分手,流量记录骗不了人。印度继续买,中国买得更巧,美国假装没看见,俄罗斯数钱到手软。
唯一的变化:去年用美元,今年用人民币,明年说不定直接抖音币。
至于普通人?加油时盯着计价器就好,国际大戏再精彩,也不如每升便宜两毛钱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