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福建富豪陈志跨国电诈案: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罚没始末

时间:2025-10-18 12:05:23 来源:城市局 作者:城市局

陈志电诈集团相关图片

生态链的黑暗面:跨国电诈集团的生存法则

近日,一场由美英两国主导的跨国执法行动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司法部宣布,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0亿元)的特大电信诈骗案,并创下该部门史上最大规模资产罚没纪录。案件核心人物——拥有柬埔寨、英国双重国籍的福建籍富豪陈志,其控制的“太子集团”被证实为盘踞东南亚多年的电诈帝国。

千亿诈骗帝国的崛起之路

2009年,年仅20余岁的陈志带着数千美元现金和野心登陆柬埔寨。从金边赌场的底层马仔到掌控跨国犯罪集团的“教父”,他仅用五年时间便完成身份蜕变。据匿名知情人士透露,陈志深谙“金钱开道”的生存法则,通过持续向柬埔寨政要输送巨额贿赂,不仅获得公民身份,更跻身洪森家族核心经济圈,甚至被柬埔寨国王授予公爵称号。

其创立的太子集团在柬境内秘密运营至少10个电诈园区,这些表面普通的工业区实则布满铁丝网与持枪保安。内部采用“军事化管理”,强迫数万名“员工”每日工作16小时,通过投资诈骗、虚拟货币骗局等手段专攻中国受害者。集团管理层甚至制定“不打死就行”的体罚标准,导致多起非正常死亡事件。

权钱交易的黑色网络

陈志的犯罪帝国与柬埔寨权力阶层形成深度利益捆绑。作为洪森父子的经济顾问,他频繁出入金边顶级夜总会,与高官举杯共饮的画面被监控摄像头多次记录。调查显示,太子集团每年向特定官员输送数百万美元“保护费”,这种政商勾结模式使其电诈业务长期逃避监管。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资产转移手段。通过空壳公司洗白赃款后,陈志在全球购置19处伦敦豪宅、新加坡游艇及瑞士私人银行账户。美国检察机关指控其涉嫌网络诈骗、贿赂、洗钱等七项重罪,若全部成立将面临40年监禁。但截至目前,这位“电诈教父”仍在逃。

中国家庭的血泪代价

“我父亲被骗光80万积蓄后喝农药自杀了!”来自山东的李女士在采访中泣不成声。像她这样的家庭在中国数以万计,受害者包括被骗光养老金的老人、欠下校园贷的大学生。据统计,太子集团单日最高可获利3000万美元,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缅北四大家族总和。

讽刺的是,当中国警方全力清剿缅北电诈时,真正的“千亿巨鳄”却在金边豪宅中逍遥。美国司法部的突袭行动虽罚没150亿美元比特币,但国际律师协会指出,中国作为主要受害国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索赃款。“这些钱应该回到受害者手中,而非成为他国战利品。”

国际博弈与道德拷问

目前,陈志在伦敦的19处房产已被冻结,新加坡游艇遭扣押,但柬埔寨政府始终保持暧昧态度。其国家反腐委员会以“缺乏证据”为由拒绝配合调查,这种态度引发中国网民强烈不满。国际刑警组织专家指出,此案暴露出某些国家“经济合作与犯罪庇护并存”的双重标准。

随着第十届中柬执法合作联席会议临近,追赃追逃成为焦点议题。正如受害者家属所言:“喝人血的终将溺毙于贪婪。”而在福建沿海,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质问:那些在国外开设电诈园区的富豪,当真不怕妈祖的惩罚吗?

陈志相关资产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