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人社部释放积极信号,2026年养老金增长前景分析

时间:2025-10-19 06:32:52 来源:振华观史 作者:振华观史

近期,9月26日人社部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主要分为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积极信号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更加健全上。截至8月底,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10.72亿、2.46亿、3.02亿。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亿大关,显示出我国养老保险参保意识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积极参保,为退休后的基本物质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多人参保也有利于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

第二方面的积极信号则是,截至8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高达9.81亿元。并且,自2016年启动运营投资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已连续8年实现收益,为养老保险的长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经济保障。

从人社部发布的这些积极信号来看,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来表现良好,对2026年养老金调整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近几年养老金调整比例的逐年递减,从2020年的5%降至2025年的2%,退休人员对2026年养老金调整的涨幅仍抱有悲观态度。具体来看,2020年至2025年全国养老金整体涨幅为:2020年增长5%,2021年增长4.5%,2022年增长4%,2023年增长3.8%,2024年增长3%,2025年增长2%。可以看出,最近五年养老金涨幅逐年递减,且最近两年下降比例较大。2024年相比2023年下降了0.8%,2025年相比2024年更是下降了1%,突破了近年来的低点。

那么,为何在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退休人员仍对2026年养老金调整的涨幅持悲观态度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关于2026年养老金是否增长和增长多少是两件事。养老金增长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需考虑职工平均工资以及物价增长的水平。结合2024年全国物价CPI增长0.2%的情况,物价增长虽有所增长,但涨幅并不理想,这也可能是2025年养老金涨幅2%的主要原因。在物价增长仅0.2%的情况下,物价增长进入了“零打头”时代,对养老金涨幅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2026年养老金不会增长。2026年养老金是否增长以及增长水平,将更多结合2025年在职职工工资以及物价等具体情况。仅参考物价增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9月份CPI环比上涨0.1%,可以看出相比较于去年CPI涨幅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增长的态势。因此,2026年养老金增长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并且,从2005年开始,养老金增长已经连续持续21年。对于退休人员而言,养老金增长已经超越了增长本身的意义,更多是对退休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在去年2025年养老金全国水平增长2%的情况下,很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每月甚至没有超过百元,仅有五六十元、六七十元。那么,为何在涨得并不多的前提下,退休人员仍然看重养老金是否增长呢?小编认为,养老金增长本身已经超越了其经济意义,更多是退休人员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因此,在物价截至9月依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2026年养老金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部分退休人员虽然对于2026年养老金持悲观态度,可能是对于涨幅持有悲观态度。毕竟,在物价增长0.1%的水平下,涨幅可能并不会有太大以及太高的突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保持对养老金增长的信心,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退休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