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午间,电视剧《依依向北风》登陆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首播。这部由菅纫姿、鲁诺领衔主演的知青题材剧集,首集便以3%的峰值收视率强势领跑全平台,成为近期剧集市场的现象级作品。此前预测该剧收视会走高的观点,如今被酷云实时数据印证——其收视表现甚至超过同期热门剧集的两倍。
横向对比可见,被粉丝热捧的《藏海传》在央八首播时收视率未突破1.5%,而杨幂主演的爆款剧《生万物》收视峰值也仅在3%左右徘徊。《依依向北风》开篇即达3%的成绩,不仅远超同类题材,更展现出强劲的观众吸引力。这种突破性表现,让行业重新审视知青题材的市场潜力。
该剧采用罕见的“先台后网”排播策略,观众若想第一时间追剧只能通过央视八套。这种选择源于视频平台对剧集的估值偏低,促使制作方优先保障电视台播出权益。对中老年观众而言,电视大屏的仪式感与固定收看习惯,反而成为该剧收割高收视率的天然优势。
央视八套长期积累的中老年观众群体,对农村题材剧集有着特殊偏好。数据显示,即便质量平平的农村剧在该频道播出,收视率突破2%也属常态。当前市场农村题材供给稀缺,央八的排播策略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供需失衡。知青剧作为农村剧的细分类型,天然契合该频道的受众画像。
中老年观众对知青剧、抗日神剧的偏好,与年轻人追捧玄幻修仙剧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审美分化本质是代际文化记忆的投射——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观众,更能从抓投机倒把、知青返城等情节中唤起集体记忆。创作者精准把握这种情绪共鸣,通过细节还原时代特征。
尽管知青剧存在固定叙事框架:知青捣乱、返城创业、时代感慨等,但《依依向北风》通过真实细节破局。首集“公社抓投机倒把”的情节,瞬间激活中老年观众的时代记忆;肖主任这类脸谱化反派的设计,则以最直接的善恶对立降低观剧门槛。这种创作策略既保证剧情张力,又避免过度烧脑。
剧中“以工作名义搞对象”的桥段,精准复刻了特殊年代的社交方式,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会心一笑。鲁诺饰演的男主角游走于灰色地带,既投机倒把又懂得送礼周旋,这种圆滑世故的角色设定,意外获得中老年观众的认同感。当剧情与观众的人生经验产生重叠,高收视率便成为必然结果。
(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