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始祖鸟580亿市值蒸发:烟花秀背后的品牌危机与市场挑战

时间:2025-10-19 20:59:28 来源:财天COVER 作者:财天COVER

01、始祖鸟“炸山”事件:580亿市值蒸发引关注

自9月19日“炸山”事件爆发以来,始祖鸟品牌除了发布一封被质疑“内外有别”的《道歉信》外,多数时间保持沉默。直至10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发布事件调查处置情况,始祖鸟才回应媒体称“会依法承担责任”,随后再次陷入沉默。

调查结果显示,由始祖鸟赞助、蔡国强工作室策划实施的《升龙》烟花秀,燃放烟花1050盆,时长约52秒,却对草地面积造成了30.06公顷的影响。燃放产生的瞬时强光与巨响对野生动物造成了短时惊扰,且燃放完成后,烟花残留物、塑料碎屑等清理不彻底。

为此,审批这场烟花秀的工作人员受到训诫、免职及立案调查等处罚;执行方蔡国强工作室已被立案查处,将依据调查结果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始祖鸟作为赞助商,同样需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图源/视觉中国

通报发布当晚,“始祖鸟回应烟花秀:会依法承担责任”词条一度登上百度热搜,但很快消失。在百度的事件脉络梳理中,始祖鸟的身影也未出现。

始祖鸟试图通过沉默应对,淡化“炸山”事件对品牌的影响。然而,在始祖鸟的官方微博、微信账号里,最后一则内容均为9月21日发布的《道歉信》,此后无任何更新。不久前,始祖鸟还叫停了原定于10月下旬举办的阳朔国际攀岩山地课堂,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涉及场地环保评估等合规性整改工作。

“炸山”事件不仅暴露出始祖鸟背离原点人群、“运奢”定位是否可持续等问题,更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资本对此用脚投票,截至10月16日收盘,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股价报收30.64美元/股,相较“炸山”当天收盘的37.45美元/股,已跌去18.2%,市值蒸发了3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9.3亿元。

野村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炸山”事件可能对始祖鸟品牌形象构成长期负面影响,已将亚玛芬体育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43.20美元下调至38.30美元。花旗银行则将其目标价从50美元下调至42美元。

舆情风波中,亚玛芬体育大股东安踏集团同样保持沉默,试图避免牵连旗下众多其他品牌。被问及对始祖鸟事件的回应时,安踏方面表示“以始祖鸟的发布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始祖鸟“炸山”事件暴露出了安踏集团的一些隐忧。比如在“买”成千亿营收大佬之后,安踏在品牌管理方面是否存在疏漏?从长远来看,其营销方法论会否遭遇反噬?这些疑虑同样加速了投资者撤离。

截至10月16日收盘,安踏体育股价报收84.7港元/股,相较“炸山”当天的96.8港元/股,已经跌去12.5%,市值蒸发339.6亿港元,总市值降至2377.7亿港元。尽管安踏斥资1.99亿港元回购公司股票,但仍未能扭转下跌趋势。同期,同样在港股上市的李宁、特步股价只有小幅下跌,361度股价还上涨了。

总体算下来,始祖鸟“炸山”的代价太大了,光亚玛芬体育和安踏体育的市值就损失了超580亿元。

02、翻车是某种必然:始祖鸟品牌策略失误剖析

始祖鸟“炸山”事件是安踏过去1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有人调侃其为“史上最贵的烟花”。在此之前,安踏靠着“收购-改造-高溢价”这一整套打法,一路走得顺风顺水。然而,“炸山”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时至今日,无论是始祖鸟、亚玛芬还是安踏集团,都没有做过任何公开声明。

10月17日,有消息称“始祖鸟大中华区总经理Ivan She已离职,由亚玛芬大中华区总裁马磊暂代工作”,《财经天下》就此联系亚玛芬方面,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网友们除了谴责,全是不解:这么大的项目,从头到尾经手了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产生过异议吗?

不知道安踏和始祖鸟内部会如何复盘此次事件,最终会不会给公众说法,但透过始祖鸟这些年的业绩数据来看,这次翻车又似乎有着某种必然。

尽管“炸山”事件之前,始祖鸟门店前总是大排长龙,还不时有“限定款被炒至上万元”的新闻见诸报端,但事实上,其业绩增速是在放缓的。

财报里,始祖鸟被划分在“户外功能性服饰”部门。2023年,该部门收入同比增速为45%,到了2024年,该数据下降至36%。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增速进一步下滑,分别为28%、23%。

户外品牌天然存在“复购率低”的短板,品牌方增加营收的方式,不外乎拓产品线,增加与设计师、潮牌的联名,建立社群、提升品牌忠诚度等。始祖鸟则是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运奢。简单理解,即从渠道、营销、品牌等各个维度,像打造奢侈品一样打造始祖鸟。


▲图源/视觉中国

阶段性看,始祖鸟的运奢策略是奏效的,但同时也埋下了两个隐忧。一个是,奢侈品注重调性、独特性,而非对自然的敬畏,导致品牌的原点人群——户外爱好者在逐渐流失;另一个则是,当“始祖鸟”三个字成为一种中产身份标识,彰显身份而来的人,也会随时转身离开,寻找下一个标识。

虽然始祖鸟所在的户外功能性服饰部门业绩增长放缓,或许能说明一定问题,但营收目标在前,品牌方也只能先目标导向,拉高营收再说。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称,始祖鸟给中国市场设立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用100家门店做出200亿元业绩。2024年,始祖鸟所在的整个户外功能性服饰部门,营收为21.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包括始祖鸟全球的业绩。

面对营收目标,始祖鸟开始发力鞋类和女性市场。此前Lululemon业绩增速放缓时,同样是把鞋类和男性市场当作新的增长点。

不久前亚玛芬大中华区换帅,新换上的总裁马磊,原本是中乔体育总经理,渠道管理经验丰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被视为大中华区要开始强化运营效率的信号。

在品牌营销层面,始祖鸟则是大力强化中产身份标识。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始祖鸟当前的核心人群标签是“男性、中年、不怎么运动”。相较于自然、环保概念,该群体更在意调性和稀缺性。

“始祖鸟这几年的营销,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走秀,在冰川上表演武术,通过堆砌象征物来暗示层级。”有营销相关人士表示。

只不过这一次,始祖鸟还想照搬公式,最后却玩砸了。

03、市场竞争激烈:始祖鸟面临多重挑战

不仅如此,始祖鸟还面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在户外圈,有“一鸟二象三鼠”一说,分别对应的是始祖鸟、瑞士品牌猛犸象、美国品牌土拨鼠。在户外爱好者心中,这三个是冲锋衣品类中性能、工艺上最具分量的品牌。



▲图源/视觉中国

过去一年,猛犸象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不仅新增门店26家,“硬壳始祖鸟,软壳猛犸象”的口号更是喊得震天响。《华丽志》报道称,猛犸象中国2024年涨幅攀升至97%,较上年的85%进一步提速。今年仅第三季度,猛犸象在中国至少新开了15家店,加速抢夺中国高端户外市场。

土拨鼠则是今年年初重回中国市场,将国内代理运营权交由三夫户外,由其全资子公司江苏三夫负责。亚玛芬被安踏收购之前,始祖鸟在中国市场找的也是三夫户外做代理商。

猛犸象、土拨鼠之外,其他能叫得上名字的国际户外品牌,也都先后涌入中国市场。有“北欧始祖鸟”“户外无冕之王”之称的Norrøna(老人头),今年5月与滔搏达成战略合作,重启中国市场运营,10月15日,品牌线上官方旗舰店正式开业。

2024年,李宁家族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瑞典户外品牌火柴棍。有市场消息称,火柴棍计划今年在国内18个城市开设25家门店。从目前已经落地的门店来看,该品牌偏好将门店开在北京国贸商城等商圈,以便快速建立高端认知。

回头看始祖鸟,一个略显割裂的现象是,即便在“炸山”事件发酵期间,还是不时传出“热门款抢不到”“门店人满为患”的消息。大家据此再次强化了自己的认知,骂始祖鸟和买始祖鸟的,似乎不是同一个群体。

但站在当下看未来,随着竞争对手们发力,始祖鸟能守住多少客群,还有待市场验证。更何况,没法堆砌象征物之后,始祖鸟要怎么让核心客群“穿着有面儿”,同样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作者 | 林木,编辑 | 吴跃,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