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烟台9月19日电 题:国风手绘热潮:用画笔勾勒文旅新风景,地方特色跃然纸上
作者 陈宇婷 王娇妮
在山东烟台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一位“00后”画师邱慈勇的街头国风手绘小摊,正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他手持毛笔,在宣纸上为顾客勾勒眉眼、点染发髻,笔触间流淌着传统写实技法与古典韵味的交融,成为古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为邱慈勇在为顾客现场手绘国风画像。受访者供图
“最初是出于对古典审美和国风的热爱。”谈及创作初衷,邱慈勇坦言,与传统夸张变形的漫画风格不同,国风手绘更注重写实技法与传统韵味的结合,需精准把握墨色浓淡、气韵统一。他举例道,一幅画像从轮廓勾勒到细节渲染,往往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每一步都需凝神静气。
专程前来体验的女青年张雯对此深有感触:“比起数码转绘,国风手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画师用毛笔一笔一画描摹,仿佛让我穿越时空。更有趣的是,画作上还会配‘此人因过分美丽而被通缉’等诙谐文案,让传统艺术多了份年轻活力。”
游客对“地方印记”的需求,正成为手绘作品的特色之一。邱慈勇透露,许多顾客希望带走一幅带有烟台印记的国风画像,作为旅行纪念。为此,他每天需完成数十幅定制画像,作品中常融入个性文案与城市地标元素,如养马岛、月亮湾等景点。
如今,邱慈勇的国风手绘已从街头摊位延伸至线上定制与文创研发领域。他以烟台景点为主题创作陶瓷冰箱贴,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开发地图拼图、海鲜毛绒玩偶等,让传统艺术以实用形式融入日常生活。
这一实践并非个例。国风手绘创作热潮已在全国多地兴起:在江苏南京鸡鸣寺,画师洪珊珊将荷花、莲花等意象融入画像,吸引汉服爱好者与古装剧粉丝定制“诗意江南”主题作品;广西钦州的画师林古则走进国风大典、花朝节等活动,推出带地方特色的陶瓷茶杯、盘子,推动手绘艺术与文创产品深度融合。
当下,年轻人正通过多元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生活旨趣。从“古风小生”语录刷屏社交平台,到螺钿、点茶体验融入生活场景,国风手绘正以“笔墨绘印记”的独特形式,成为传统文化与文旅消费衔接的纽带。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青华认为,国风手绘的流行,本质是中国审美在文旅消费中的融合与创新。不同地域的画师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让作品既有“中国风”的共性审美,又有“地方味”的本地个性,串起全国文旅消费的新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