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州10月28日电(记者 郭军)10月28日,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该中心在航海保障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转型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家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的核心机构,此次发布的新型数字服务标志着我国航海保障体系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体系化数字服务覆盖全国
据介绍,该中心已构建完成涵盖S-124航行警告、S-127航行规则等在内的多维度数字航海保障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与智能化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覆盖全国超百万'海事通'APP用户及近9000艘营运船舶,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撑。
S-100标准引领技术创新
中心组建的跨部门航警水文信息管理团队,聚焦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新一代S-100系列标准规范,经过近一年技术攻关,成功实现多项新型数字服务的常态化生产。其中,S-124航行警告可视化服务通过结构化改造传统文本警报,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机器可读的图形化数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已提交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全球航行警告服务分委会审议,引发国际行业高度关注。
智能预警提升航行效率
另一核心成果S-127航行规则数字服务,采用语义分析技术对海事监管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转化为智能识别系统。该服务可基于船舶实时位置与航线数据,自动检测潜在违规行为并推送预警信息,使船舶对复杂航行规定的执行效率提升40%以上,有效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全国常态化更新服务民生
目前,新型数字服务已实现全国范围动态更新,日均处理航行数据超百万条。特别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船舶的航行特点,系统提供定制化预警服务,帮助船员快速掌握航道变化与监管要求。据统计,服务推广后该区域船舶航行事故率同比下降18%,运营成本降低约12%。
持续优化助力交通提质
'随着数字服务的深度应用,将有效降低船舶航行风险与运营成本,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和物流周转效率。'该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S-100标准产品研发,优化预警算法模型,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重点水域的实时风险评估功能,为建设世界一流航海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