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云南自2018年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累计办理957件成效显著

时间:2025-10-30 18:3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昆明10月30日电 (记者 韩帅南) 记者10月30日从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10月15日,云南省自2018年以来累计启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957件,涉案总金额达3.86亿元,案件结案率超过90%,线索筛查率实现100%,国家转办线索符合启动条件的案件启动率亦达90%以上。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云南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会透露,通过近10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云南省以制度体系建设、多部门协同推进及特色典型案例引领为抓手,全面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逐步形成“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社会共识。这一成果为云南推进美丽建设、争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组织保障方面,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24年10月将其合并纳入省委生态文明排头兵暨督察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组织层级与推进力度。同时,省委、省政府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省级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文件,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制度体系。

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显著。2023年至2024年,云南省分两批发布20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涵盖长江流域、九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筑垃圾、磷石膏、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这些案例直击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提升公众获得感。例如,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云南探索“以碳代偿”机制;在生态流量监管方面,创新监管模式;污染防治领域则通过技术升级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数据显示,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现多项突破:案例线索筛查效率、办案数量与质量、办案覆盖面均显著提升,案件数量从2022年的全国第23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13位,改革成效获国家层面认可。未来,云南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云南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