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AI赋能黑土地治理:中国农业智能化新突破

时间:2025-11-02 14:5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寒笑

中新网长春11月2日电(记者 郭佳)在11月2日于吉林长春举办的第三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研讨会上,来自全国30家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达成共识:人工智能(AI)正成为我国黑土地保护与治理的核心技术工具,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

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研讨会现场

图为研讨会现场。 郭佳 摄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与往年侧重土壤修复与保护的技术讨论不同,今年会议重点聚焦如何通过大数据与AI大模型赋能黑土地治理,推动管理模式实现质的飞跃。

会上,多支科研团队展示了AI模型在土壤健康监测中的最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系统总结了大数据与AI模型在耕地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他透露,其团队正在构建黑土地大数据大模型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进行高精度“CT式”分析,实现从宏观区域监测到微观田间调控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为黑土地保护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研发的DeepSeek驱动黑土地保护智能平台,已成为科研人员分析海量数据的重要工具。该平台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土壤变化规律,预测退化趋势,推动黑土地监测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研究所所长姜明指出,AI技术的深度融入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注入了全新科技动能。

与会专家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AI技术在部分示范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背景下,AI技术有望覆盖施肥、栽培、收获等农业全流程,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升级。

针对技术落地,专家提出两项建议:一是需结合区域实际,避免“万能模型”思维,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应用场景开发专用模型;二是需立足本土数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算法体系,避免直接套用国外模型。这些建议为我国农业AI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