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1月2日电(张广权 肖景凤 张述绍)11月1日,以“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我们在行动暨第五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的医学人文领域专家、一线医务人员、患者代表及医学生等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图为开幕式现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供图
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川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医疗行业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全国智慧,推广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在人文建设中的创新经验,为新时代医患关系注入发展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在发言中表示,现代医疗场景下,医患关系已从传统诊疗模式转变为风险共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强调,这一转变既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关键环节。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透露,本次活动呈现“10个首次”创新亮点,并系统提出十大核心推进路径,涵盖顶层设计优化、支撑体系强化、实践成果推广等维度,为医学人文关怀落地提供可操作框架。
在院士专题报告环节,多位院士围绕医学人文关爱模式、人工智能对医疗体系的重构影响、大模型技术赋能医患互动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分享。高校管理者对话环节则聚焦医学人文实践路径与AI医疗应用前景,通过跨学科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大会特别设置学术成果评选环节,共收到全国投稿论文173篇、实践案例121篇、叙事故事820篇,投稿者涵盖医务工作者、患者群体、高校师生及媒体从业者。经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产生一等奖80项、二等奖160项、三等奖265项,同时表彰10名先进个人、23家优秀组织单位及4家特别贡献单位。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同步开设医学生论坛、优秀案例交流论坛、患者叙事论坛等六大分论坛,内容覆盖医学人文教育、临床实践创新、医患沟通优化等多个维度,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格局。
活动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国抗癌协会、广西医科大学等8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及广西抗癌协会等单位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