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11月4日电 (记者 刘锡菊)11月4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感受北国冰城的浪漫与魅力。为了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哈尔滨市不仅将交通打造成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的通道,更将其塑造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
图为11月4日发布会现场。石松鹤 摄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伟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交通服务是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为此,哈尔滨市向全体出租汽车驾驶员发出倡议,组织企业签订服务承诺书,许多驾驶员主动化身城市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同时,开通串联景区与客流密集场所的旅游公交线路,“东北民俗”特色车厢让游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东北风情。地铁集团还发行了冰雪季计次纪念票,将交通载体打造成为文旅宣传阵地,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文旅体验的一部分。
面对创纪录的游客量,哈尔滨市构建了“地铁为主、公交为辅、出租补充”的立体协同交通体系。通过开展公交出租行业专项整治,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广个性化服务,完善景区周边交通配套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在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方面,哈尔滨市立足城市战略定位,以“联网、补网、强链”为核心,全力提升主通道通行能力与韧性。航空方面,开通了国内国际航线286条,通航航点127个,其中国际航线22条,对俄远东地区通航航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铁路方面,市域铁路营业里程达1354公里,复线率87.96%、电化率83.94%,两项指标均领跑全省。公路方面,新建及升级改造了京抚、哈同、绥满等国省干道619公里,实现了区县(市)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哈尔滨市成功入选国家空港型、陆港型枢纽名单,开放门户作用持续增强。客运枢纽方面,完成了机场二期扩建,哈尔滨机场成为东北首个双跑道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379.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并稳居东北第一。货运枢纽方面,2023年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两核多点”布局逐步形成。对俄航空货运总量显著提升,2024年哈俄莫斯科全货机航线货运量达5018吨,对俄电商包裹量全国第一。哈尔滨国际陆港集结中心正式启用运营,以TIR国际公路运输为核心的公铁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
此外,哈尔滨市还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乡镇通三级路率达93.5%,五常、尚志等6个县(市)获评国家、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实现行政村100%覆盖,914条农村客运班线连接149个乡镇、1680个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为乡村发展铺就了“幸福路”。
在持续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哈尔滨市地铁线网里程达92.66公里,单日最大客运量突破170万人次,客流强度1.89万人次/公里居全国前列。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7条,开通6条地铁接驳班车,实现了地铁区域公交站点全覆盖。同时,借力“两新”政策,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7.8%,出租车新增新能源车辆800台、甲醇清洁能源车辆400台,填补了出租车领域新能源车型空白,逐步形成了以地铁为骨干、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绿色出行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市货运从业资格“以培代考”改革试点获得了国家交通运输部的肯定。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管理平台全面上线,“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4G系统全覆盖,运输市场整治成效明显,审批服务与监管能力同步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