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1月4日电 (李一璠)“陕西省通过深化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持引导政策措施、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全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初步构建起覆盖广泛、类型多元、健康有序的全省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发布会,聚焦全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成效。据最新数据,陕西省已登记社会组织达30290家,从业人员规模突破33.3万人,这些组织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一璠 摄
在政策扶持方面,陕西省重点鼓励科技类、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及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并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会组织综合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线上办”模式,将登记管理业务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显著提升服务效能。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惠及数千家社会组织。
聚焦经济赋能领域,陕西省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成效显著。陕西省秦商总会、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等组织围绕富硒产品等12条重点产业链群,在产业服务、招商展销、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桥梁作用。陕西省康养产业协会则通过资源整合,精准对接县域发展需求,推动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等产业落地,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近三年全省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18086人,提供见习岗位7693个。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搭建枢纽平台,链接企业、基金会等社会资源,支持县域公益组织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关爱、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惠及超50万城乡居民。
“我们构建了全流程监管体系,通过事前资质审核、事中动态监测、事后联合惩戒,常态化开展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行动。”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单耀峰透露,近三年累计取缔非法社会组织23家,清理“僵尸组织”1500余家,有效净化了发展空间。随着改革纵深推进,陕西社会组织正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迈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