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第七届智能社会论坛天津举办 聚焦智能社会新形态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5-11-07 14:0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天津11月2日电 (记者 周亚强)11月1日,第七届“智能社会”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腾讯研究院等数十家知名研究机构、高校及企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能社会新形态:理论与实践”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助推中国智能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

第七届智能社会论坛现场

图为第七届“智能社会”论坛现场。(天津社会科学院供图)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中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为科学规划人工智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引。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必须深入研究智能社会发展的中国路径,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智能社会理论,为全球智能社会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在致辞中表示,“智能社会新形态”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理论范式变革。它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都将经历系统性重塑。他呼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积极回应实践需求,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全面落地和纵深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典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以《迈向数智社会主义:数智时代的生产关系变革与数智文明新形态》为题,深入剖析了中国在数智时代探索生产资料公有制新实现形式的实践。他提出,中国正积极倡导并实践“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努力将技术进步纳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轨道,确保生产关系的重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一致。

  在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多位专家学者还围绕数智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机协同社会的构建路径、基层智慧治理的结构性变革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期间,“天津社会科学院大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天津在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智能社会”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于2019年联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逐渐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号召力,成为推动中国智能社会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