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酒店线上预订乱象:高级会员反被‘杀熟’,退改难成常态

时间:2025-11-07 17:41:58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周驰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随着在线旅游平台的普及,酒店线上预订已成为消费者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近期多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在预订过程中遭遇了诸多乱象,其中“不可取消”条款、高级会员价格反高于普通会员、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尤为突出。

“不可取消”退改难,消费者权益受损

北京的李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困扰。今年9月28日,他计划国庆期间带家人去福建看海,于是在某平台预订了某民宿,两晚房费共计860元。然而,下单当天下午,公司临时通知国庆加班,他不得不取消预订。但平台和房东均以“订单标注不可取消”为由拒绝退款,甚至民宿老板直接表示:“平台规定就这样,你自己找平台去。”

从9月28日到10月1日,李先生多次联系平台客服,发送加班通知截图,甚至提出“能否转让订单”,均被拒绝。直到10月2日入住当天,他的退款申请仍处于“驳回”状态,860元房费打了水漂。

无独有偶,天津市民王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退改困局。9月11日,他在某旅行App预订了10月3日至5日的酒店,计划带母亲去外地复查身体,房费共计467元。9月23日,他意外受伤,医生建议其卧床休息1个月。于是,他当天便向平台申请取消订单,但客服却回复称:“根据条款,9月11日20:51后取消需扣212元手续费,即使有伤病证明也不能例外。”

王先生先后提交了就诊记录、受伤照片、医院缴费凭证,甚至让主治医生录制视频说明情况,但平台仍坚持“按条款扣费”。“467元的房费,扣212元,接近一半了,这真的合理吗?”王先生感到无法接受。

更让他不解的是,与他同行的母亲以同样的理由申请取消订单,却可以全额退款。平台客服给出的解释一会儿是“你母亲的订单是不同账户订的”,一会儿是“系统自动判定”,始终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记者采访发现,退改难是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大部分平台方或酒店方以“不可取消”为由拒绝退款,且这些订单大多未在预订页面显著位置提示退改限制。例如,李先生的民宿订单,“不可取消”条款就藏在页面最下方的“服务协议”里,不刻意点击根本看不见。

解释权都在平台,消费者维权被动

当失约的一方变成平台时,情况又完全不同。天津的赵女士提前十几天预订了国庆期间入住贵州某酒店,但没过几天,酒店就以“不接待”为由取消了她的订单。赵女士向平台投诉后,平台承诺“赔付重新订房的差价(最高3倍原订单价)”。然而,当她重新预订花了4500余元并申请赔付时,平台却以“房间数量不一致”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

“被取消的订单我预订了5个房间,重新预订时因为房间大小有差异,我就订了10间。平台之前只说了价格,没有说还要和之前的房间数量一模一样。”赵女士表示,她最后的花费明明在平台承诺的3倍原订单价之内,但平台还是拒绝赔付。

“这次平台连理由都没了,就说我‘不合规’,但具体怎么不合规他们又说不清。”赵女士无奈地说,“在我百般投诉下,他们甚至提出只能以优惠券的形式抵扣赔偿。可是我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下次用上优惠券还不一定什么时候。”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例中,消费者杨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他提前20多天在某平台预订了目的地城市酒店两间4晚客房,并支付了全款。不久,平台客服来电称酒店满房,提议取消订单并全额退款,还会赔偿杨先生760余元。然而,当杨先生同意取消后,却发现该酒店同款房型、同入住时间仍可预订,且单价上涨。为顺利出行,杨先生另行订房花费了2000余元,而平台承诺的赔偿却未兑现。

法院审理认为,平台未以显著方式区分自营与第三方业务,未公示代理商信息,需承担服务提供者责任。最终判决平台按此前约定的赔偿方案履行。

高级会员被“杀熟”,价格反高于普通会员

如今,不少平台都推出了会员福利制度,称充值成为会员后,等级越高,在预订酒店时可享受的优惠力度越大。然而,在北京工作的秦先生却遭遇了“等级越高,价格越贵”的“杀熟”行为。

10月初,身为某平台高级会员的秦先生计划预订江苏南京某酒店。他登录平台查询发现,10月4日至8日的价格为267元/晚;可身边中级会员的朋友查询时,同时间段同房型仅需218元/晚,普通会员甚至更低,仅203元/晚。

“我当时就蒙了,平台说‘等级越高权益越大’,结果权益是‘多花钱’?”秦先生立刻联系了平台客服,对方先是说“商家临时调价”,又说“可能是网络波动”,最后干脆甩锅“你的手机定位有问题”。

秦先生又找了3名不同会员等级的朋友同时比价,在都没有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高级会员显示267元、中级会员203元、普通会员235元。他的等级最高,价格却最贵。

于是,秦先生又和客服沟通了将近1小时,对方始终不正面回应“杀熟”问题,最后直接挂断电话。“我充会员是为了享受优惠,结果成了‘冤大头’,这会员还有什么意义?”秦先生气愤道。

此前,有媒体报道,某平台上某酒店大床房加早餐和礼包,白金会员价格为1003元,而普通会员价格为981元。高级别会员的价格反而比低级别会员或非会员更高。对此,平台客服称,价格差异是因为不同会员能领取的红包和优惠活动不同。

宣传与实际不符,消费者被误导

除上述问题外,不少消费者还反映,在平台上预订酒店时经常遇到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明明看到90元/晚,点进去就变成200多元,客服还说‘系统问题’,这不是骗点击吗?”半个月前,天津市民张女士想要预订湖北武汉的酒店。她在平台查询时,首页推荐栏显示,某酒店10月31日至11月3日的价格为“90元/晚起”,配图是明亮整洁的大床房。可点击进入订单页面后,价格却变成了208元/晚,房型也变成了“无窗小单间”。

“我以为点错了,退出去再点,还是一样。”张女士随即联系平台客服询问,对方先是解释“可能是系统缓存问题”,之后说辞又变成了“价格会随市场波动”。

酒店线上预订的初衷是用技术简化流程、提升效率,让出行更便捷。可如今,“不可取消”的霸王条款、模糊不清的责任划分、令人难辨的“杀熟”套路,正在一点点消耗消费者的信任。多名消费者在采访中呼吁:“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好好管管,让我们网上订房能少点套路、多点安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