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健康科普10类禁止行为清单

时间:2025-11-07 19:28: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近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正式公布了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以下简称《清单(试行)》)。该清单明确列出了10类医务人员在互联网健康科普中应禁止的负面行为,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科普活动,维护医疗行业形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健康科普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个别医务人员利用健康科普名义进行“带货”“打广告”等违规行为,甚至泄露医疗信息,严重违背了健康科普的初衷,损害了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

针对当前互联网健康科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制定了《清单(试行)》。该清单明确禁止医务人员以健康科普形式违法违规发布各类广告、导流导诊,或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推销和销售医药产品、养生课程、保健食品等牟利行为。

《清单(试行)》还指出,医务人员在健康科普过程中,不得夸大病情和疾病治疗效果,不得以“神医”“神药”名义进行宣传,更不得通过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特别是在涉及高风险诊疗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的诊疗手段等方面,医务人员必须保持谨慎,确保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此外,《清单(试行)》还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科普中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医务人员不得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布未经核准真实性、科学性的健康科普内容,或未添加显著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标识的内容,以避免误导公众。

三部门在关于印发《清单(试行)》的通知中还强调,对于发现非医务人员冒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并开展违法违规宣传等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维护健康科普市场的秩序和公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