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近日,国内音乐与神经技术交叉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央音乐学院在京正式发布音乐脑机接口产品“央音一号”。该产品作为国内首款聚焦音乐科技与脑科学融合的前沿设备,标志着我国在音乐人工智能领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据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李小兵介绍,“央音一号”由该系自主研发,集成了多通道神经信号采集、情绪识别算法、音乐大模型及AI音乐治疗系统等核心技术。通过头环式可穿戴设备,用户可实现音乐与神经活动的实时交互,设备能精准感知身心状态,并基于情绪数据提供个性化音乐调节方案。
这款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设备,突破了传统音乐播放的被动模式。其搭载的AI音乐治疗师可主动理解用户需求,通过动态调整音乐节奏、旋律和声场,实现情绪疏导、专注力提升及压力缓解等功能。例如,在睡眠场景中,设备能根据脑波变化自动切换助眠曲目;在教育领域,则可通过音乐刺激提升学习效率。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AI+脑科学”战略的核心成果,“央音一号”已规划多维度应用场景。学校计划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康复辅助研究,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专注力训练课程,并携手企业推动产业化落地。未来,该技术有望在心理健康、特殊教育、老年照护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支撑这一创新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教师团队。作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汇聚了48名教职工及179名在校生,其中包括多位院士级专家。团队已培养27名博士及博士后,持续输出“音乐+科技”领域的原创成果,为行业树立了产学研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