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水9月21日电 (裴国荣 崔志平 杨雯) 9月21日,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2站)圆满落幕。本届赛事首次采用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地方标准,以“速度+环保”双引擎驱动,打造绿色体育新标杆,2万名跑者用脚步诠释生态与竞技的完美融合。
2万跑者竞逐生态赛道,男女冠军诞生
本届赛事共吸引2万名跑者参与,其中1.2万人挑战全程马拉松,8000人参与健康跑。经过激烈角逐,天津队选手解云策以2小时14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河南选手徐冰洁以2小时31分45秒斩获女子组冠军。赛道沿衡水湖展开,这条被誉为“最易PB(个人最好成绩)赛道”的生态长廊,以平坦的路面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跑者突破自我的理想之地。
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标准落地,减废方案可复制
作为赛事核心亮点,衡水市今年7月发布的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从赛事筹备、物资管理、废弃物处理到宣传引导全流程,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指引,形成一套覆盖赛前、赛中、赛后的“无废赛事”标准化解决方案。例如,赛事通过电子参赛手册替代纸质材料、设置分类回收站、推广可重复使用水杯等措施,将减废理念贯穿始终。
科技赋能:智能语音+AI助手全程护航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智能语音播报系统,跑者可通过耳机实时获取公里数、补给站位置、坡度变化等关键信息,避免频繁查看手表影响节奏。此外,AI助手“小果冻”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赛前根据天气和跑者体能推荐装备,赛中动态调整配速策略,赛后生成恢复计划,实现“全周期科学奔跑”。
生态+文化:衡水湖畔的绿色盛宴
衡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张钰表示,赛事以“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为背景,将生态保护与体育竞技深度融合。赛道沿途设置生态科普展板,跑者可边奔跑边了解湿地保护知识。赛事期间同步举办的马拉松嘉年华融入非遗展示、特色集市等元素,让跑者在感受竞技激情的同时,领略衡水“大儒之乡”的文化魅力。
从“无废标准”到智能科技,从生态赛道到文化体验,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以创新实践重新定义绿色体育赛事,为全国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衡水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