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9月21日电(记者 蔡敏婕)9月20日,广州市湾区新经济女科创家协会正式成立。这一创新平台的诞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女性科技人才赋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网络,填补区域女性科创资源整合的空白,为'她力量'投身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广州市湾区新经济女科创家协会成立现场。广州实验室 供图
协会自筹备以来,已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的130余位女性科创带头人加入,形成涵盖技术研发、产业管理、资本运作等多维度的初始会员矩阵。首届理事会由39名成员组成,其中广州实验室研究员、广东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毕利军当选为首任会长,其科研背景与产业经验为协会发展奠定专业基础。
作为大湾区首个聚焦女性科创群体的专业组织,协会以'提升女性科技从业者创新竞争力'为核心使命,构建三大业务体系:一是搭建政企学研常态化沟通机制,助力会员企业获取政策支持;二是通过专题培训、行业论坛等形式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三是整合技术、资本、市场资源,为女性主导的科创项目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广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红在成立仪式上提出三大发展愿景:打造女性新质人才孵化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枢纽,成为湾区科创生态支撑平台。她强调,协会需通过'人才培育-技术转化-产业联动'的闭环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她力量'供给。
广州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雪枝表示,将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在政策解读、企业孵化、项目合作等领域与协会开展深度协作,重点支持女性科创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大会同期发布'产学研金服'创新联合体,与华南理工大学科研院、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联合技术攻关、实习基地共建、技术订单对接等方面的合作路径。该机制通过打通'实验室-生产线-资本市场'的转化链条,为女性科创者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周期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