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丨柴怼怼恶意营销碰瓷胖东来事件全解析:案件进展与法律后果
近年来,部分网红通过自媒体账号传播极端对立情绪、宣扬暴力戾气等负面内容博取流量,这种涉嫌违法犯罪的营销手段已引发社会广泛谴责。近日,曾因恶意抹黑知名企业胖东来而备受关注的网红“柴怼怼”(本名柴某前)及其妻子肖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浙江平阳警方依法逮捕,一场自导自演的“打假闹剧”最终以法律制裁收场。
碰瓷胖东来:无端指控引发舆论风波
柴怼怼作为短视频平台拥有20余万粉丝的玉石领域博主,今年4月突然发布多条视频,毫无事实依据地指控胖东来超市所售玉石“成本几十元却售价上万”,并声称该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其言论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但很快遭到网友公开质疑,认为其通过恶意碰瓷知名企业吸粉引流。
面对质疑,柴怼怼不仅未收敛,反而公开叫嚣“谁蹭谁流量赶紧起诉我”,并在直播中宣称“当地不要搞地方保护”,试图以对抗姿态掩盖真实动机。
借打假之名行带货之实:“宫廷玉镯”实为染色劣质品
事件反转来得迅速。胖东来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后证实,其所有玉石商品均明码标价,毛利率不足20%。与此同时,柴怼怼却借“打假”之名疯狂引流,在直播间高价售卖玉镯、玉饰等商品,并宣称“最差都是宫里嫔妃戴的”。
然而,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这些标榜“宫廷级”的玉镯佩戴不久即出现掉色现象。有消费者将花费1.98万元购买的“和田玉籽料玉镯”送检,结果竟为染色处理。随着更多消费者送检,发现所购玉石均存在染色问题,部分甚至因无鉴定价值被机构直接拒收。
法律追责:商业诋毁、名誉侵权与伪劣产品三重罪
4月25日,胖东来以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为由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面对法律压力,一向强硬的柴怼怼最终公开道歉。5月,法院裁定其删除所有平台侵权视频,抖音平台随即下架相关内容。7月2日,网信中国通报称,柴怼怼因“无事实依据抹黑企业、恶意诋毁形象并借机带货”,其账号已被依法关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指出,柴怼怼编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目的在于吸引流量、涨粉牟利,其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商誉和市场信心,更破坏了网络空间与市场秩序,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更严重的是,柴怼怼关联企业多次触碰法律红线。7月22日,其妻子肖某为法定代表人的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祛湿护肝”功效、销售无标签产品及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被罚款22万元;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则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6000元。
刑事立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成立,夫妻双双被捕
温州平阳警方根据消费者报案调查发现,柴怼怼在吸引流量后,与妻子肖某通过直播间销售伪劣玉石产品。9月8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其立案侦查,并于10月17日正式实施逮捕。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冀成海 魏帮军 李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