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2025中国科协博士生专项计划:强化政治、专业与社会能力培育

时间:2025-11-08 02:3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日,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博士生专项计划”)正式启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育机制,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

记者11月5日从中国科协获悉,组织人事部负责人对专项计划进行解读时指出,2025年计划在总结2024年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突出“政治训练、专业锻炼、社会历练”三大培育重点,并推出五项针对性优化举措。

五方面核心变化:破除“唯帽子”倾向,扩大培育覆盖

2025年博士生专项计划在理念、思路和模式上与2024年试点保持一致,但通过五方面调整实现升级:

一、破除“唯帽子”倾向:将原“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更名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聚焦培育本质,帮助入选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拓宽专业视野、对接社会需求。

二、完善推荐与遴选机制:实行省级科协与全国学会“双推荐双培育”模式,根据地区教育资源和人才分布差异,结合学会评价结果分配名额,确保培育对象覆盖更均衡。

三、扩大覆盖范围:取消仅面向高校的限制,将培育对象扩展至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四、强化考核要求:明确培育对象需在2年周期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活动,采用“过程考核+终期考核”双轨制评估成效。

五、优化资助方式:允许博士生按比例预支经费,为参与学术会议、国际交流等提供灵活资金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
资料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三大重点工作:深化实践与调研,服务国家战略

2025年计划在培育过程中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选取大国重器、战略工程、大科学装置作为实践点,通过短期蹲点方式派驻博士生承担助理工作,现场观摩技术运转与成果应用。

二、丰富产业实践历练:依托“博士创新站”“博士特派员”等平台,组织博士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调研、难题攻关和研发项目合作;结合“科技下乡”“科普志愿服务”等活动,赴基层提供科技咨询与科普讲座,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国家科技战略与青年责任”“科技自立自强路径”等主题,采用“揭榜挂帅”模式征集选题,组织博士生深入基层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形成务实建议。

全方位培育服务:组织吸纳、学术支持与资金保障

专项计划为入选者提供三方面支持:

一、组织吸纳:托举期内免费成为全国学会学生会员,优秀者可优先进入学会专门委员会,跟踪学术进展、提升综合能力。

二、学术兼职:推荐在高水平学术会议、中外学术组织担任兼职助理,或在学术期刊担任编辑助理,助力其深度参与学术交流、获取前沿指导。

三、学术资助:按累计不超过4万元标准提供经费,支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及出国(境)交流访学,解决科研成本问题,促进跨界合作。

此外,入选者还将获邀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高端活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据悉,自2024年9月试点启动以来,179家全国学会已培育来自129所高校的3225名博士生。初步统计显示,培育对象共申请12607项学术资助,发表学术论文4580篇、参加学术会议7760场、开展国际交流267次,累计举办1000余场培育活动,成效显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