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社保便民服务升级:让民生幸福触手可及

时间:2025-11-08 03:5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岩

【决胜‘十四五’】社保便民服务升级:让民生幸福触手可及

‘真没想到,8分钟就拿到了新社保卡,卡号没变,养老金发放、水电代扣全都不受影响。’近日,江西南昌市民刘女士在银行网点体验社保卡‘同号即时换卡’服务后,忍不住点赞。从‘15个工作日’到‘8分钟’、从‘多次跑’到‘即时办’,社保新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我国社保服务正变得越来越便民。

‘十四五’期间,全国社保系统信守‘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通过线上服务、服务下沉和一卡通用等举措,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社保服务。据统计,线上服务超600亿人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电子社保卡覆盖11亿人……一张张‘小卡片’、一次次‘秒办结’、一项项‘跨省通’,正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办成一桩桩‘幸福大事’。

‘指尖’轻点 事就办妥

‘用手机两分钟完成社保卡挂失补卡,邮寄到家,比网购还方便。’北京朝阳白领王琳的体验,映射着‘数字人社’的加速落地。五年来,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等渠道开通161项全国性服务,线上办事率突破70%,部分地区接近90%。

在安徽亳州,‘退休一次办’将由8个部门办理的26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黑龙江大庆将人社‘12333’咨询电话并入‘12345’便民热线,通过编制《社保高频咨询事项办理指引》,实现‘首问即答,即问即答’;青海利用交通出行、医保刷脸等大数据资源,为27.19万名出行人员和17.18万名医保购药、住院人员提供了‘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零证明’的高效认证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社保服务最鲜明的底色。

线上服务不仅‘快’,而且‘暖’。2021年,电子社保卡推出‘长辈版’,精选老年人常用的电子社保卡服务,简化页面,放大按钮,还增加了语音引导人脸识别服务;‘亲情服务’功能覆盖0.98亿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和2.69亿60岁以上老年人,解决了‘老人孩子不会用’的难题。

服务下沉 贴心便民

‘以前看病得带卡、排队,现在手机刷医保电子凭证就搞定。’在北京通州,刚报销完的刘先生对医保服务数字化、便利化连连称赞。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系统响应时间实现毫秒级、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等8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聚焦群众医保领域急难愁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让医保便民服务更加可触可及。

‘我腿脚不方便,社保工作人员每年都上门帮忙办认证,太感谢了!’家住广东江门的李奶奶今年92岁,提起社保上门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人社部门携手银行、邮政等机构,把社保便民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打造出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人员,各地还提供帮办、代办或者预约上门服务,把‘窗口’搬到‘炕头’。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各地聚焦智能经办、智能审核、智能风控等场景,不断提升社保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些地区推出集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社保智慧一体机’,实现身份自动识别、服务事项定制和全程引导,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社保服务大厅;有的地方推出工伤保险智能审核,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少地方还推出了‘社保规划师’,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让群众对如何参保、怎么缴费、享受什么待遇心中有数……‘就近办’‘上门办’‘智能办’交织成网,让社保服务更加智慧精准。

一卡通用 畅行四方

‘不仅能看病、买药、领取养老金,还能就餐、坐公交、逛景区。’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发现,社保卡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场景日渐多样,逐渐延伸至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江苏无锡鼋头渚,官网购票游客持电子社保卡即可扫码快速验证入园;在重庆沙坪坝青凤科创城,园区青年进入‘渝悦·社保卡‘一卡通’’线上服务专区,系统可自动匹配就业岗位、人才政策、培训信息,实现‘一人一策’智慧服务;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一卡通’初步建成,部分应用场景初步实现‘同城待遇’。

‘以前在北京看病需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很多,现在京津冀地区一卡通用,不用备案就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体验了一把‘一卡通结’的便利,来自天津的张先生连连称赞。

‘一张卡坐遍全国300多个城市公交、地铁,刷进省内307个公共文化场馆、168个国有A级旅游景区。’安徽合肥市民周雷使用电子社保卡实现出行、文旅‘一码通扫’。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将用公共服务的创新加速度,换取群众的幸福满意度,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保服务各项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