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阿拉善10月31日电 题:巴丹吉林沙漠亮相欧洲:沙湖奇观惊艳世界
中新网记者 陈峰
当悠扬的马头琴声回荡在塞纳河畔,当豪迈的蒙古舞点燃巴黎街头,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正在欧洲大陆上演。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的艺术家们以极具草原特色的表演惊艳法国,将巴丹吉林沙漠的壮美与蒙古文化的热情带到欧洲,引发当地民众的热烈反响。

图为乌兰牧骑演员在埃菲尔铁塔下跳起蒙古舞。王禹 摄
10月28日至11月2日,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为主题的欧洲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这场在巴黎拉开帷幕的演出,成为连接中国西北与欧洲大陆的文化桥梁。2024年,“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欧洲之行正是“世界自然遗产走进世界百所高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
活动期间,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派出的宣介团队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多场交流活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生态理念分享,到法国、比利时市政大厅的专题宣讲;从交通场站、展览馆、博物馆的图片展览,到广场、公园、学校、社区与商场的快闪路演,几十场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欧洲民众全方位感受这片沙漠的独特魅力。

图为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观看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王禹 摄
“我去过巴丹吉林沙漠,那里大小不一的湖泊终年不干涸,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迹!”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在活动现场激动地表示,“我拍摄了很多照片记录这份奇观,今天的活动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内蒙古阿拉善的美好时光。”让这位摄影师念念不忘的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是世界第四大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也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在这片约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奇峰、鸣沙、湖泊、古庙、神泉”五大奇观交相辉映,被誉为“沙漠瑰宝”。
看过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后,法国文化讲解员保罗感慨道:“以前总觉得中国西部是单调的戈壁大漠,这次才发现阿拉善不仅风景壮美,文化底蕴也如此深厚。”此次欧洲之行不仅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独角秀”,更是内蒙古阿拉善的“全景展”。活动在推广沙漠奇观的同时,还全面展示了阿拉善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社会发展、产业优势与特色文旅,让欧洲民众看见一个多元、鲜活、发展的中国北疆。

图为推介活动现场。王禹 摄
“内蒙古是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而阿拉善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早已成为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节点。”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表示,期待通过这次推介活动,让更多法国民众读懂中国西北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