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6人逃票登山被困!迷路自救技巧与登山安全指南

时间:2025-11-11 03:51:48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作者:胡寒笑

近期,全国多地山林景色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徒步登山活动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然而,一些登山爱好者为了追求刺激或节省门票费用,选择不走正规景区路线,而是“另辟蹊径”攀爬野山,结果却常常陷入被困遇险的境地。

6人爬野山看红叶被困,43名蓝天救援队员深夜搜救

深秋时节,北京迎来了“红叶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然而,10月25日,却发生了令人揪心的一幕:2男4女共6名登山爱好者在北京房山一处山野中迷路,手机失联,情况十分危急。得知消息后,43名蓝天救援队员迅速进山搜救。

当晚,北京房山区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天气寒冷,6名被困者面临着失温的风险。救援队员整合信息后判断,他们很可能走的是一条赏红叶的“逃票线路”——通过爬野山进入景区。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6时,但依旧没有结果。正当队员们在山中焦急寻找时,报警的热心女士告知联系上了一名被困者。

随后,救援队员通过断断续续的信号告知被困者一直沿着河道往山下走,并上山接应。经过一番努力,10月26日9时20分,6名被困者终于与救援队员会合。他们的精神状态良好,只有一人腿部受伤,但不影响行走。

户外经验不足,6名被困者只有一个小手电

经了解得知,这6名被困者户外经验并不多,也不熟悉户外登山软件的使用。他们的领队此前只爬过一次附近的野山,对路线并不熟悉。救援人员表示,6人只有一个小手电,靠手机辅助照明。因此,在迷路后,他们决定不盲目下山,而是躲进附近的山洞避寒。

“25日14时左右,他们在山上吃完饭后继续行进。一开始还能听到远处景区的喇叭声,结果因走错方向,越走越远。天黑后,他们彻底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介绍道。回看6人的被困经过,爬山走“野路”、装备不专业、准备不充分、缺乏徒步经验、迷路后不知如何应对等诸多细节,都导致了他们陷入险境。

虽然此次6人成功被营救,但没有人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救援成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提升技能与专业知识、不存侥幸心理、不走“野路子”等,是所有户外活动爱好者要面对的课题。

徒步、登山安全指南

关注预警

出发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状况,关注当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如遇降雨、降雪、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应立即中断行程,切勿冒险出行。

路线评估

若天气情况允许,应提前做好路线评估,手机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林场、保护区、水库等危险区。

备好物资

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电筒、手机及移动电源等。这些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

跟随专业向导

前文案例中的向导对团队攀爬的山林并不熟悉,显然不具备一位专业向导所需的资质。登山应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向导和团队一同出行,以防遇险时孤立无援。

迷路、被困如何自救?

发出求救信号

如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夜间可用手电筒发出灯光求助,可用手掌遮挡光源来控制灯光。白天可用镜面反射来替代灯光,发出求救信号。

巧看树叶、影子辨别方向

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张掖支队甘州大队消防员张斌介绍,在野外迷路不要慌张,注意保存体力。周围如果有树木,可以观察枝叶、树影分辨方向。一般来讲,树木朝南一侧的树叶、分枝要更加明显。特别是独立成片的森林,更容易分辨。

如果野外较开阔,遇到晴朗天气,可以找一根相对笔直的木棍,垂直插于地面。在太阳照射下,上午影子会指向西方。随着太阳的升高移动,影子会逐渐变短并向东方移动。

搭建临时庇护所

可因地制宜或利用折断的树枝、树干、石块等搭建临时庇护所,以应对恶劣天气。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免受风雨侵袭。

积极寻找水源

山谷底部、绿色植被下、草食性动物足迹频繁处很可能有水。在树木嫩叶上套上塑料袋,植物蒸腾作用也会在塑料袋内产生凝结水。这些方法都能帮助你找到水源,维持生命。

温馨提醒

任何徒步登山活动都不能轻视风险,生命仅有一次,切莫心存侥幸,确保安全第一。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