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社保便民新举措:让民生幸福触手可及的全方位服务

时间:2025-11-11 10:1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岩

【决胜“十四五”】社保便民:让民生幸福触手可及

“真没想到,仅需8分钟就拿到了新社保卡,卡号保持不变,养老金发放、水电代扣等各项功能均不受影响。”近日,江西南昌的刘女士在银行网点亲身体验了社保卡的“同号即时换卡”服务后,不禁连连称赞。从原先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如今的“8分钟”,从“多次跑腿”转变为“即时办理”,社保新卡的办理流程愈发高效,我国社保服务正日益贴近民众需求。

“十四五”规划期间,全国社保系统始终坚守“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庄严承诺,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线上服务累计超过600亿人次,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9亿,电子社保卡更是覆盖了11亿人……一张张小小的社保卡,一次次“秒办结”的奇迹,一项项“跨省通办”的便利,正将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小事”,汇聚成桩桩令人欣喜的“幸福大事”。

“指尖”轻点,事务即刻办妥

“仅需两分钟,手机操作即可完成社保卡挂失补卡,并邮寄到家,这比网购还要便捷。”北京朝阳的白领王琳的亲身经历,正是“数字人社”加速落地的一个生动写照。五年来,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等渠道已开通161项全国性服务,线上办事率突破70%,部分地区更是接近90%。

在安徽亳州,“退休一次办”服务将原本由8个部门分别办理的26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体验;黑龙江大庆将人社“12333”咨询电话并入“12345”便民热线,通过编制《社保高频咨询事项办理指引》,实现了“首问即答,即问即答”的高效服务;青海则利用交通出行、医保刷脸等大数据资源,为27.19万名出行人员和17.18万名医保购药、住院人员提供了“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零证明”的高效认证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已成为社保服务最鲜明的底色。

线上服务不仅追求速度,更注重温度。2021年,电子社保卡推出了“长辈版”,精选老年人常用的电子社保卡服务,简化页面设计,放大按钮尺寸,并增加了语音引导人脸识别服务;“亲情服务”功能则覆盖了0.98亿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和2.69亿60岁以上老年人,有效解决了“老人孩子不会用”的难题。

服务下沉,贴心便民

“以前看病需携带卡片、排队等候,现在手机刷医保电子凭证即可轻松搞定。”在北京通州,刚报销完的刘先生对医保服务的数字化、便利化赞不绝口。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系统响应时间已实现毫秒级,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等8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聚焦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让医保便民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我腿脚不便,社保工作人员每年都上门帮忙办理认证,真是太感谢了!”家住广东江门的92岁李奶奶,对社保上门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人社部门携手银行、邮政等机构,将社保便民服务窗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打造出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针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人员,各地还提供帮办、代办或预约上门服务,将“窗口”服务直接送到“炕头”。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各地还聚焦智能经办、智能审核、智能风控等场景,不断提升社保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些地区推出集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社保智慧一体机”,实现身份自动识别、服务事项定制和全程引导,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社保服务大厅;有的地方推出工伤保险智能审核,显著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不少地方还推出了“社保规划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让群众对如何参保、怎么缴费、享受什么待遇等心中有数……“就近办”、“上门办”、“智能办”交织成网,让社保服务更加智慧精准。

一卡通用,畅行四方

“社保卡不仅能用于看病、买药、领取养老金,还能就餐、乘坐公交、游览景区。”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发现,社保卡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场景日渐丰富,逐渐渗透至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江苏无锡鼋头渚,官网购票游客持电子社保卡即可扫码快速验证入园;在重庆沙坪坝青凤科创城,园区青年进入“渝悦·社保卡‘一卡通’”线上服务专区,系统可自动匹配就业岗位、人才政策、培训信息,实现“一人一策”的智慧服务;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一卡通”初步建成,部分应用场景初步实现“同城待遇”。

“以前在北京看病需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繁琐,现在京津冀地区一卡通用,无需备案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体验了一把“一卡通结”的便利后,来自天津的张先生连连称赞。

“一张卡坐遍全国300多个城市公交、地铁,刷进省内307个公共文化场馆、168个国有A级旅游景区。”安徽合肥市民周雷使用电子社保卡实现了出行、文旅的“一码通扫”。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将用公共服务的创新加速度,换取群众的幸福满意度,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保服务各项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