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应妮)古琴悠扬传递千年意境,太极长拳演绎力与美的交融,街舞的动感节奏释放自由活力,电吉他声浪重现青春宣言……11月7日,随着“庙趣·回龙观城市岛屿(一期)”正式开馆,一座拥有300余年历史的清代菩萨庙,以全新姿态跃升为北京昌平区的青年文化地标。
百年古建的现代蜕变
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菩萨庙位于回龙观村北,始建于清代初期,历经多次修缮复建,现存庙前影壁、山门殿及西配殿等建筑,2005年被列为北京市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文物+城市更新”的创新模式,回龙观街道将古建与周边绿地整体规划,打造出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庙趣·回龙观城市岛屿”,寓意“古建新生,妙趣横生”。目前一期工程已对外开放,涵盖市集广场、文化展厅及多功能活动区。
青年文化聚场的创新实践
作为定位鲜明的青年文化地标,该项目以“社群共创”为核心,引入市集、骑行、滑板、慢跑等潮流生活方式,构建“区域公共文化IP+社群力量”的活力生态。开馆仪式上,文化讲师、设计师、咖啡师、花艺师、音乐人及运动社群达人等30余位主理人成为首批“岛主”,未来将深度参与活动策划,吸引同频青年“登岛”社交。首期活动以“缘起·古韵新生”“趣变·潮流共振”“共生·人间烟火”为三大主线,推出“指尖生花”花艺工坊、“绒鸟衔趣”非遗体验、“万象葫芦”文创手作等10余场特色活动。
五岛联动构建城市文化生态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二期工程完成后将全面开放“集趣岛”“漫步岛”“自然岛”“如风岛”四大主题空间,形成集文化展示、运动休闲、生态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场域。开馆后,这里将常态化举办艺术展览、音乐沙龙、社群运动等多元活动,并作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探索“文物活化+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
这座古建的“逆生长”,不仅为昌平区增添了文化新地标,更通过青年群体的深度参与,让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璀璨火花,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回龙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