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网购退货乱象频发,巨型吊牌能否破解“穿完就退”困局?

时间:2025-11-11 22:28:12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李岩

网购退货乱象频发,商家推出巨型吊牌应对“穿完就退”现象,买卖信任如何重建?

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双十一电商大促期间,一则“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消费者与商家的广泛讨论。这种采用A4纸规格硬质材料制作的特殊吊牌,通过增加穿着不适感来降低退货率,成为女装、礼服等高退货品类商家的“自救”手段。

商家无奈之举:巨型吊牌成“防退货利器”

在某社交平台经营女装店的小马向记者透露,其店铺因恶意退货问题被迫更换吊牌设计。“最初使用几厘米的小塑料卡扣,但许多消费者穿出去拍照或发动态后退货,甚至有人用P图软件隐藏吊牌痕迹。”小马无奈表示,目前店铺退货率高达60%,而朋友在其他平台的店铺退货率甚至达到90%,其中女装品类尤为严重。

为应对这一现象,小马将吊牌升级为A4纸大小的硬质材料,并精心设计悬挂位置:“衬衫吊牌挂在胸口扣眼处,包包则将两根带子绑紧防止吊牌被藏入包内。”据其观察,这一措施有效遏制了部分恶意退货行为,尤其是针对穿搭博主和网红“拍完即退”的现象。

消费者评价两极分化:便利性与体验感如何平衡?

记者搜索社交平台发现,网友对巨型吊牌的看法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此举避免了收到他人试穿过的商品;反对者则指出,大尺寸吊牌严重影响试穿体验,甚至“误伤”正常消费者。小马坦言,老客户的理解给了她坚持的动力:“多数正常消费者更关注衣服质量,反而支持加大吊牌尺寸,甚至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

然而,商家采用巨型吊牌的背后,是退货商品普遍存在的褶皱、污渍、异味等问题。这些痕迹不仅增加二次销售难度,更损害了新消费者的信任感,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观点:技术手段非长久之计,信用体系重构是关键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李鸣涛分析称,女装等快消品退货率高,既与款式规格不匹配有关,也与部分消费者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密切相关。他指出:“巨型吊牌虽能短期降低退货率,但未触及问题根源。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消费者信任受损的双重困境,需通过更系统的解决方案破解。”

李鸣涛建议,平台应构建双向信用评价机制:“一方面完善商家分类体系,另一方面探索消费者信用评级。例如,高频恶意退货行为可能影响用户权益,形成双向制约。”他还强调,行业健康发展需“疏堵结合”:通过提升服务精准度减少退货需求,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堵住规则漏洞。

未来展望:精准服务与信用管理双管齐下

随着电商平台向精细化运营转型,李鸣涛认为,技术赋能将有效降低退货风险:“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更易选到高性价比商品,而消费信用等级制度则能约束恶意行为。”他呼吁,买卖双方需超越对立思维,共同营造共赢生态。

这场由巨型吊牌引发的讨论,折射出网购生态重构的迫切性。当技术手段与制度创新形成合力,或许能为“退货乱象”找到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