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株洲11月7日电(刘曼) 11月7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湖南株洲盛大开幕,同时,中国快速磁浮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也在此隆重举行。会上,来自全国的轨道交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磁浮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全球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11月7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湖南株洲开幕,中国快速磁浮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同步举行。 刘曼 摄
同济大学教授、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国斌在会上表示,中国正积极加快构建磁浮交通系统创新应用体系。目前,快速磁浮系统已在长沙、北京等多个城市成功示范应用,未来将重点在全国都市圈城市群内进行推广,以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飚指出,磁浮交通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从最初的高速示范向都市圈联络线路、文旅融合等多元化场景延伸。他介绍,目前中国商业运营的磁浮系统主要采用常导短定子磁浮技术,设计时速可达100至140公里,非常适用于城市通勤与景区接驳等场景。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短距离、灵活性、门到门”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为磁浮交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王飚也坦言,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系统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客流、造价、能耗、环评和投资等多重挑战。他强调,需要平衡技术先进性与经济、社会可行性,通过成本控制、能效优化及协调治理等措施来破解这些瓶颈。
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梁潇表示,当前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对降本增效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国际市场则由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形成了以技术进步、绿色低碳、智能融合等为特征的新格局。他透露,湖南正在全力推进快速磁浮交通成套技术的攻关工作。
“本次攻关并非在原系统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渐进式改良,而是通过重构‘车-轨-桥’构造关系、机电系统集成设计、技术标准体系等,实现快速磁浮时速200公里内全速度谱系的突破,应用覆盖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市域快轨、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等全场景。”梁潇充满信心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