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全球高校齐聚杭州:共议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

时间:2025-11-12 00:1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杭州11月9日电 题:全球高校齐聚杭州:共议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

作者 曹丹

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教育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从科研模式到教学方式,从知识结构到人才需求,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应对这场技术革命?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高校校长、国际组织代表及教育专家齐聚西子湖畔,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这一核心命题。

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现场

11月8日,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AI重构科研与教学范式

“AI正在突破传统科研的边界。”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校长胡安·瓜迪亚·奥尔莫斯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已显著提升文献综述效率、实验模拟精度和知识传播速度。他特别强调,人形机器人、虚拟导师等智能教育工具不仅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定制,更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帮助特殊需求学生突破参与障碍,推动教育公平从理念走向实践。

这种变革正深刻影响企业用人标准。论坛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报告》显示,87%的跨国企业将“AI工具应用能力”列为招聘核心指标,这迫使高校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琰铭透露,该校通过“人工智能进阶计划”(AI STEP)构建了“知识掌握-能力训练-创新创造-进阶提升”的四阶培养体系,已培养出首批具备AI原生思维能力的毕业生。

职场变革倒逼教育转型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科林·贝利引用世界经济论坛数据警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30%的现有职业因AI技术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像当年关于计算器是否该进入教室的争论,如今AI已成为新的‘基础工具’。”他强调,高校必须重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及伦理判断力,“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与AI共舞,而非被AI替代”。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校长玛丽—艾芙·西尔维斯特则提出“三维能力模型”:基础数据素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及人机协作意识。该校成立的数据素养研究所已开发出系列测评工具,可精准诊断学生的AI应用能力缺口。她特别指出:“当AI开始生成论文、代码甚至艺术作品时,教育者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

中国高校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国内AI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浙江大学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生态。据马琰铭校长介绍,该校不仅为中西部高校开发了“AI+”微专业课程体系,还面向公众推出“DeepSeek”系列公开课,累计触达学习者超5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基础教育阶段的AI启蒙项目已进入杭州20余所中小学,形成“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这种开放共享的理念获得国际同行认可。论坛期间,浙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12所高校签署《AI教育合作杭州宣言》,承诺建立课程资源库、联合培养项目及教师发展中心三大合作平台。

构建人类教育共同体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没有孤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在闭幕式上呼吁,全球高校应打破地域壁垒,在AI伦理治理、跨文化能力培养及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领域深化合作。据统计,本次论坛促成17项国际合作项目,涵盖联合科研、学生交换及课程认证等多个领域。

当与会代表走出会场时,杭州的夜空正闪烁着智慧城市的光芒。这场思想盛宴留下的不仅是400余份学术报告,更是一个关于教育未来的全球共识——在AI重塑世界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必须成为引领变革而非被动适应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