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18 11:1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西岗区南斗梧桐巷的二层小楼里,数万片老花砖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座由初中数学教师转型而来的私人收藏馆,见证着费广业17年来的执着——这位被称作"守砖人"的创业者,用脚步丈量半个中国,用积蓄筑起一道文化保护墙,让20世纪初的建筑美学重焕生机。

费广业与老花砖收藏

从三尺讲台到文化守护者

2001年,费广业在瓦房店市开启教师生涯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老花砖结下不解之缘。2015年,在营口熊岳镇明清一条街,一个镶嵌着几何纹样老花砖的炕柜让他驻足良久。"那些凹凸有致的纹路里,藏着1920年代东北大户人家的生活密码。"这位数学老师开始利用课余时间遍访民间,用数学教师的严谨态度记录每片砖的尺寸、纹样与历史背景。

教学17年间,费广业的收藏版图悄然扩张。他发现这些起源于欧洲、经印度传入中国的装饰砖,在1915-1935年间成为东北财富家庭的标配。"它们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是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费广业指着墙上泛黄的老照片解释,沈阳张氏帅府、大连俄罗斯风情街的建筑细节中,都能找到类似纹样。

老花砖纹样特写

跨越山海的抢救性收藏

2022年成为费广业收藏生涯的转折点。当他得知吉林辽源藏友手握数十款珍稀砖品时,连夜驱车9小时赶赴现场。"对方第二天要出国,我必须当面谈。"这场跨越300公里的奔赴,最终以20余万元成交价将87片完整套系收入囊中。运砖回连的夜晚,他望着车后座整齐码放的砖块,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文化守护者的重量。

这种紧迫感源于市场现状的冲击。费广业调研发现,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新加坡商人大量收购东北老花砖,导致国内存量锐减。"有些藏友为阻止外流,宁愿半卖半送给我。"他翻开收藏账册,最贵的一片民国时期彩釉砖价值3800元,而普通砖单价也在50-200元之间。目前其藏品已涵盖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等12大类、300余品种,数量突破万片,成为全国最完整的私人收藏体系。

费广业整理藏品

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

<

走进费广业的收藏空间,时光仿佛停滞在1920年代。镶嵌着八角星纹花砖的炕柜、饰有卷草纹的桌椅、拼贴出牡丹图案的墙面……这些沉默的物件诉说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美学。"每片砖都是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费广业轻抚砖面,指尖划过经百年岁月打磨的纹路。

如今,他正推进的"花砖博物馆"项目已进入选址阶段。这个计划中的3000平米空间,将设置历史展区、工艺复原区、数字交互区三大板块。"不仅要展示藏品,更要还原那个时代的建筑场景。"费广业设想,通过AR技术让观众"走进"1920年代的老宅,触摸砖纹背后的文化温度。

"这些砖块承载着大连的城市记忆,也蕴含着文旅发展的新可能。"费广业望着窗外梧桐巷的秋色,语气坚定。从教师到藏家,从私人收藏到公共文化空间,这位守砖人正在用独特的方式,让沉睡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