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烟台11月17日电 (王娇妮 方毅 陈艳丽)11月17日,烟台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内人头攒动,数十名学生正分组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杀游戏。这场名为《收网》的沉浸式反诈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诈骗案件现场,在虚拟交锋中锤炼现实防骗能力,成为校园安全教育的新尝试。
图为学生们在体验反诈剧本杀《收网》。刘彦均 摄
作为山东省首款由公安、高校、媒体三方联合开发的原创反诈剧本杀,《收网》以真实诈骗案例为蓝本,构建了多线交织的剧情网络。参与者需在游戏中作出关键选择,直面“财产损失”“情感操控”等现实后果,体验骗局设计的精妙与危害。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介绍,该剧本杀已覆盖投资理财、网络交友、冒充公检法等12类高频诈骗场景。
“当‘高回报投资’的诱惑出现在眼前时,我差点就点击了虚假链接,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烟台大学大二学生李向明在体验后心有余悸,“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训,比听十场讲座都印象深刻。”现场问卷调查显示,92%的参与者认为游戏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能力,8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向亲友传播防骗知识。
图为学生们在讨论剧本杀线索。刘彦均 摄
据开发团队介绍,《收网》由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提供专业案例指导,烟台大学文学院负责剧情架构与场景设计,大众网承担技术开发与传播推广。该模式形成“预防-教育-传播”闭环:公安机关确保内容权威性,高校注入年轻化表达,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目前,剧本杀已纳入烟台高校新生安全教育课程,并计划向全省高校推广。
“传统反诈宣传容易陷入‘我说你听’的被动模式,而剧本杀让年轻人成为故事决策者。”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局长赵旭波指出,“通过代偿性体验,防骗意识能从认知层面转化为本能反应,这种创新形式值得在青少年安全教育中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