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西藏建成1284个地面气象站 构建“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

时间:2025-11-18 22:0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拉萨11月18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官方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地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地面气象站数量从1965年的23个激增至1284个,实现全区74个县(区)乡镇全覆盖;同步建成33部天气雷达网络,可实时接收风云气象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等20颗卫星数据,在应对极端天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西藏气象观测体系从传统地面人工观测,全面升级为“地空天”三位一体的综合立体监测系统。

西藏山南浪卡子县冰川气象观测站

资料图为西藏山南浪卡子县一冰川脚下的气象观测站。(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供图)

监测网络覆盖高原生态关键区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向毓意介绍,除常规气象监测外,西藏还在典型冰川区、江河源头、高海拔湖泊等生态敏感区域布设了高原生态气象观测网。通过地面观测站、雷达基站与卫星遥感的协同作业,构建起覆盖青藏高原核心区的生态监测网络。该系统在2024年藏北草原暴雪、雅鲁藏布江流域强降水等重大天气过程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预警机制实现“最后一公里”突破
在服务民生方面,西藏已建立“气象预警-政府响应-行业防御-公众避灾”的联动机制。通过西藏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决策气象服务App,实现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17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可直达基层村(居),气象预警公众覆盖率达92.02%,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4%,较2020年分别提升27.3和15.6个百分点。

预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革新方面,西藏气象预报已从传统手工绘图发展为数值预报主导的智能模式。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1.64%,自主研发的“暴雪模型”可提前5小时发布预警,准确率达88.7%。针对短临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延长至39分钟,较2021年提升14分钟。在2024年那曲暴雪、林芝滑坡等灾害中,气象预警为人员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智慧气象服务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透露,西藏正以智慧气象为抓手推动服务均等化,已推出城市天气、紫外线强度、日均相对含氧量、人体舒适度等20余项个性化服务产品。藏汉双语天气影视节目实现全高清制作,全国首位西藏气象主播数字人“格桑梅朵”正式上线。数据显示,西藏气象服务水平指数近三年年均增幅达9.2%,高质量发展增速连续保持8.6%-9.8%,发展势头领跑全国气象部门。(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