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松山区“免费采捡白菜”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全面通报

时间:2025-11-19 05:25:35 来源:“今日松山”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子怡

近日,赤峰市松山区部分网络平台账号发布关于“免费采捡白菜”的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一事件,松山区迅速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农牧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通过走访询问、调取监控视频、筛查涉事人员、核查数据等方式,全面查清事件源头、动机及责任归属。现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件基本情况

经核实,网传视频中提及的“免费白菜”地块位于松山区当铺地村,系当地村民孙某某于2025年4月7日通过竞拍租赁,土地面积485.9亩,租期一年。获得租赁权后,孙某某将其中190亩土地以原价分租给李某某、赵某某、廉某某、王某四人。具体种植情况如下:

  • 孙某某自种105.9亩玉米;
  • 剩余380亩土地种植两茬作物(孙某某190亩、赵某某80亩、李某某与廉某某合伙70亩、王某40亩),第一茬种植西瓜,第二茬种植白菜;
  • 白菜于2025年10月开始售卖,截至事件发生前,5名种植户已通过择优选收方式销售优质白菜201万斤,销售收入达46.1万元。

调查显示,此次事件系多重因素叠加引发:

1. 首发视频传播不实信息
11月3日14时,网民黄某某驾车经过当铺地村时,发现三名中老年人在涉事地块采捡白菜,交流后得知无人制止,遂采捡3棵白菜并拍摄视频。为增加个人账号流量,黄某某于当日15时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并在评论区公开菜地具体位置。该视频随后被王某某、苏某某等网友转发。

2. 媒体未核实报道扩大影响
11月4日21时,红山晚报记者刘某某联系王某某、苏某某了解情况,在未到现场核实的情况下,于5日上午10时通过官方账号发布题为《继免费捡土豆后又有新惊喜,赤峰一地可免费砍白菜》的视频,导致更多群众前往采捡。

3. 种植户夸大损失引发关注
11月6日,种植户李某某发现群众采捡白菜后,私信红山晚报询问信息来源未获答复,遂发布视频称“两天时间400亩地一扫而空”“损失达100万元”。经公安机关调查,李某某未向公安机关报案,且在公安机关主动联系时明确表示不追究群众法律责任,但要求红山晚报给出说法。其视频被部分网络媒体转载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良影响。

4. 自媒体为流量发布失实内容
部分自媒体为博取关注,发布不实信息甚至使用AI生成稿件,配图非涉事菜地现场照片,导致信息严重失真。经公安机关调查,到现场采捡白菜的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附近居民口口相传、自媒体视频传播、红山晚报报道等。高峰时期,现场采捡人数达百余人。

5. 损失评估与补偿情况
经评估机构测算,事件发生前,涉事380亩白菜已多轮择优选收,剩余未售白菜因低温霜降冻害质量下降。群众采捡后部分用于食用,部分喂养畜禽。综合市场价格、气候因素及收割方式,测定种植户实际损失为9.52万元。5名种植户对评估结果表示认同,联合调查组已组织相关责任方就补偿事宜达成一致并落实到位。

二、调查处理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松山区及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涉事主体追究责任:

  1. 首发视频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对黄某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予以治安处罚,并追究其民事责任。
  2. 转发不实信息人员责任
    对王某某、苏某某未经证实在自媒体转发不实信息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
  3. 种植户发布不实信息责任
    对李某某夸大事实、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
  4. 市属官方媒体责任
    市委宣传部对市融媒体中心(红山晚报主办单位)主任、总编辑及副主任兼红山晚报总编辑进行约谈,责令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给予红山晚报警告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给予红山晚报通报批评处罚,责令其公开道歉、承担民事责任,并注销记者刘某某的新闻记者证;市融媒体中心对红山晚报总编辑扣发年度绩效,对全媒体采编中心主任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并扣发绩效,对记者刘某某停职处理并扣发绩效。
  5. 参与采捡白菜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对已追查到的涉事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6. 虚构事实网媒人员责任
    对已查明的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网媒人员,交由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三、反思与呼吁

此次事件暴露出主办单位对媒体管理不严、群众法治宣传教育不足、部分干部应对处置不够及时等问题。调查中发现,部分人员奉行“流量至上”原则,利用不实信息吸睛引流;部分网民未加核实即机械转发;个别自媒体夸大事实博取关注;部分群众抱着娱乐心态从众参与。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呼吁公众保持理性、增强辨别能力,自觉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

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