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医生强尧生两次援马:用医术与仁心书写中马友谊

时间:2025-11-19 23:2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子怡

中新网兰州11月18日电 (丁思 马凌)在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自1975年启动医疗援助计划以来,50年间已有24批700余名来自中国甘肃的医务工作者接力守护当地民众健康。他们以精湛医术传递生命希望,用医者仁心架起中马友谊桥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强尧生便是这段跨越山海情谊的见证者与践行者。

作为第18批和第23批援马医疗队队长,强尧生累计服务时长达4年半,完成手术4323例。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他创新诊疗方案,将当地危重症救治成功率提升至新高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援外医疗精神。

强尧生与当地医生共同实施手术

首赴非洲:用医术点燃生命之光

2010年11月11日,强尧生随第18批医疗队抵达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机场悬挂的“欢迎中国医疗队”横幅,让他深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医疗援助的迫切需求。在东部城市瓦图曼,警车鸣笛开道绕城宣告“中国医生来了”的场景,成为他援外生涯的起点。

面对外科手术与门诊时间严重冲突的困境,强尧生常看到山区患者步行数日赶来就医,在诊室外默默等待数小时。一位13岁肠梗阻女孩的遭遇尤其令他揪心:因长期病痛与营养不良,女孩形如八九岁孩童,就诊时已近下班时间。当得知家属因贫困无法支付手术费用时,强尧生立即返回宿舍取出积蓄,为女孩购置手术用品。术后康复的女孩两年后偶遇强尧生时,已成长为充满活力的少女,这声“谢谢”让强尧生深刻体会到医者的价值。

第23批医疗队获当地表彰

再踏征途:以创新突破医疗瓶颈

十年后,强尧生主动请缨重返马达加斯加。2023年3月5日,作为第23批医疗队北方点队长,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这里的天依然蓝,人民依然朴实,我只想多做点实事。”在东北部农业城市桑巴瓦,他直面医疗资源短缺的挑战:80%人口依赖农业,但医院连基本手术器械都匮乏。

两年间,强尧生带领团队完成巨脾切除、肠道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实现受援医院多项技术“零突破”。他创新开展的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乳癌淋巴结清扫术等,让当地医生惊叹“中国医生创造了奇迹”。为培养本土医疗力量,他定期组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手术带教,将腔镜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等先进理念倾囊相授。2024年12月,医疗队在安达拉哈的义诊活动被当地电视台重点报道,惠及数百名贫困患者。

荣誉背后:以大爱践行使命担当

2025年5月19日,强尧生荣获马达加斯加萨瓦大区“杰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当地区长特别强调:“中国医生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传递了跨越国界的善意。”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强尧生对团队生活的细致关怀:他协调解决交通难题、加装饮水过滤器、申请手术室空调,让队员在艰苦环境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两度援马,四年半坚守。强尧生用4323例手术书写医者仁心,以技术创新推动当地医疗进步,更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的故事,正是50年来甘肃援非医疗精神的生动缩影——从1975年首批7人队伍到如今覆盖全岛的医疗网络,700余名甘肃医生用青春与热血,在非洲大陆播撒希望的种子。

“援马经历将成为每位队员的人生财富。”强尧生说。这份财富,是患者康复时绽放的笑容,是当地医生竖起的大拇指,更是中马两国人民携手前行的坚定信念。(完)

猜你喜欢